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他以為的中年發福 原來遠不止這麼簡單

莫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層,平常難免有不少飯局應酬。這半年他發現自己肚子比之前稍為變大,但胃口沒有以前好,有時還會有脹痛。他心想可能是大家所說的「中年發福」,而且年尾應酬多,有機會吃傷腸胃,相信只要休息一段時間就會沒事。

最近1個月,他發現肚子好像大得更明顯,摸起來脹鼓鼓,脹痛感一直沒有緩解。家人建議莫先生去醫院做個檢查,他認為是小題大做了,而且工作繁忙,無法安排時間。

有一天晚上他和客戶吃飯,飲酒後突然覺得肚子痛得難受,旁人立馬把他送去醫院急診科。做完一系列的檢查,莫先生的家人也趕到醫院。急診科醫生跟莫先生家人解釋病情,肚子脹痛,胃口轉差,抽血顯示莫先生患有乙型肝炎,肝功能異常升高,醫學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肝臟有占位、腹水,很有可能患有肝癌,建議莫先生住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家人一臉憂愁,雖聽說過肝癌,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

肝癌是怎麼發生的呢?它是由於各種因素剌激肝臟細胞或膽管細胞的惡性增生所致。根據細胞來源,主要分為以下三種:肝細胞性肝癌(HCC,約85-90%),膽管細胞性肝癌(ICC,約5%),混合細胞性肝癌(約5%)。通常情況下患有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蟲病等疾病、長期大量飲酒(酒精性肝硬化),或食用黃麴黴素污染的食物(如黴變花生),或食醃制熏烤食物,以及過度肥胖的人都有潛在的肝癌風險。在我國,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乙型肝炎感染難以察覺,除非主動體檢該項目,大多數患者都因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後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自己原來患有乙肝。從乙肝到肝癌需要經歷較長過程,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臟病變的「三部曲」。正如上述莫先生的個案,其實早已患有乙肝,再加上平日沒有注重身體保養,經常過度勞累、熬夜、煙酒不斷,最後引致為肝癌。

那麼肝癌有哪些症狀呢?很遺憾很多肝癌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可能是輕微的乏力感、胃口欠佳、體重輕度減輕,很容易被忽視。等到了肝癌的中期、晚期,身體不適的表現會比早期明顯。常見的表現有上腹部的隱痛感、脹痛感,也可出現右側腰背部位置的疼痛,活動或暴飲暴食、飲酒等可以誘發或者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另外還有腹部脹滿、雙下肢浮腫、皮膚發黃等症狀。如果有上述症狀及時到醫院檢查可能發現甲種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簡稱AFP)升高、或有糖鏈抗原-199、癌胚抗原升高。再進行腹部醫學超音波檢查、CT、磁共振MRI等檢查發現有腫塊,那就可能是肝癌了。那麽肝癌能不能在早期發現?當然可以,對於上面所說的高風險的人群,每半年至1年進行定期的甲種胎兒蛋白和醫學超音波檢查、CT、磁共振MRI等檢查,有可能發現較早期的肝癌。

過去認為肝癌是癌中之王,其實隨着醫療技術發展,治療肝癌的方法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有效,所以不少肝癌患者經積極治療後都能獲得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延長生存期。

外科手術是治療早期肝癌的首選方法。如果腫塊較少量和細小也可以通過消融(微波消融、射頻消融、冷凍消融等)治療達到根治效果,對於中、晚期肝癌可以通過介入治療注射碘油、載藥微球,甚至載藥放射微粒,對於不同的部位還可能進行放射治療或粒子植入治療,比較晚期的可以進行靶向治療,化療,免疫治療,中醫藥等綜合治療也有獲得比較長的存活時間,甚至可以把肝癌作為慢性病來治療和管理。

前面講到的莫先生,發現時肝內腫塊直徑達到10公分了,而且有了腹水了,好在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其它檢查都屬可接受範圍,醫生根據他的病情先採取介入治療,並精准向腫瘤部位注射載藥微球,此後複查,根據情況再用消融治療解決殘存的腫瘤,接下來再給予靶向治療控制腫瘤復發。經過這些綜合治療後,莫先生現在情況很好,腫瘤已基本消除了,又恢復正常工作了。但肝癌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經過規範治療後,仍叮囑他需要定期隨訪,其目的是及時地發現復發或者轉移的病灶,從而儘早地進行干預。

吳意紅教授
腫瘤科主任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兒科 專題報導

小女孩飯量猛增卻又消瘦?!兒童糖尿病需重視

「家長們每每見到小孩能吃,就容易疏忽大意,直至小孩不斷的嘔吐、腹痛、呼吸深長、嗜睡、漠、體重下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林貫秋醫生叮囑。

許多人一直認為「糖尿病」是老人家和肥胖人群特有的「富貴病」,但沒想到嬰幼兒、兒童也會罹患糖尿病。我國兒童Ⅰ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為:1.04/10萬,並且發病率逐年增高,其中4-6歲和10-14歲為Ⅰ型糖尿病的高發年齡,1歲以下小兒發病較少見。

以下是我在臨床接觸的一個典型病例:

陳寶寶(化名),女孩、5歲,16kg。就醫前10余天,父母發現孩子特能吃,每餐進食2碗米飯,每天喝水2000ml左右,夜間上廁所5-6次,每次尿量都很多,但家長沒有察覺到異常,直至孩子越來越瘦、皮膚越來越黑、精神差、脾氣暴躁、口臭無比,父母察覺異樣後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抽血檢查結果如下圖:

只要家中或親朋好友患有糖尿病的都明白,血糖45 mmol/L意味著糖尿病,見此結果醫生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辦理住院手續,通過一系列完善的抽血化驗、超音波等檢查,小孩被確診「Ⅰ型糖尿病」。

兒童糖尿病多為1型

98%的兒童糖尿病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甚少,但隨着兒童肥胖症的增多而有增加的趨勢。

Ⅰ型糖尿病典型的症狀: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消瘦。但是嬰幼兒們多飲、多尿不易被發覺,很快即可發生脫水和酮症酸中毒;兒童因為夜尿增多而出現遺尿;年長兒還可以出現消瘦、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等體質顯著下降症狀。同時,進行相關血液檢查,就很容易確診這一疾病。

小孩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Ⅰ型糖尿病的確切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主要是在遺傳易感基因的基礎上,由於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了人體胰島β細胞的損傷和破壞,胰島素分泌減少至正常的10%時,就可以臨床症狀。

糖尿病是需要終身治療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合理使用胰島素(不能代替的一種藥物)、控制飲食、適當鍛煉、堅持自我監測血糖、長期堅持緩解小孩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健康成長。

切記:小孩患上糖尿病,家長千萬不要私自停藥,否則會出大問題!

林貫秋醫生
兒科副主任中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癌症怎麼樣才算治癒:看兩個方面

在臨床上,幾乎每位患者都會問醫生「我這個病還能治好嗎?」我在應診時也經常被問及這個問題。對於腫瘤患者而言,「治癒」這個詞是他們得病以來最期盼會發生的事。作為醫生,「治癒」具有特定的解釋,本文會探討「癌症治癒」的定義。

關於癌症治癒,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

對於患者及家屬所理解的「癌症治癒」,指的是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完全消失,身體恢復到患病前的健康狀態,而且腫瘤細胞永遠不會復發,患者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而從醫生的角度出發,一般不會輕易使用「治癒」這個詞,因為目前的醫療技術還未達到患者理解的治癒標準——以後可能會有技術達到,但目前尚未達標。如果醫生跟患者說「治癒」,難免會造成理解偏差,引致不必要的誤會,所以臨床上都是用五年生存率、十年生存率代替「治癒」一詞。

相比十年生存率,用得較多的是五年生存率。那麼,為什麼臨床上常用五年生存率的標準代替治癒呢?這就涉及大家聞之色變的事情——復發:

一般來說,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的首三年,是腫瘤轉移復發的高峰期。考慮到個體差異性,三年這個標準不能定得太死,時間便延長到五年。如果在治療的五年內都沒有復發,;便會大大降低之後復發的機會率。當腫瘤患者同時符合五年之內不復發、症狀減輕或消失、恢復正常生活品質三個標準時,醫學上便認定是「臨床治癒」。

這就是為什麼醫生在臨床上說「五年生存率」而不說「治癒」的原因。

而五年生存率這個過程還是有點漫長的,在這五年的時間內,我們要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復發或「治癒」呢?

一、複查

複查除了檢查腫瘤病灶情況,還要看一些實驗室指標。

腫瘤病灶主要看它有沒有消失或增大、消失或增大的比例是多少、持續了多長時間,這些都需要靠檢查才能得出數據;

而實驗室指標主要看腫瘤標誌物(又名腫瘤因子)的水準,這個指標要以動態觀察,不能單看一次腫瘤因子水平,要連成一個動態圖表,便於病情觀察。因此,筆者鼓勵患者或患者家屬將把每次同種指標的數值列出來製成線表,方便觀察。

二、自檢

除了檢查手段,患者最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一些患者的主觀感受也能作為評估指標,例如是否有體重下降、是否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症狀是否減輕等。

另外,就算達到了臨床治癒,患者也不能放棄複查,要遵醫囑進行複查,杜絕腫瘤一絲復發的機會。

田耕教授
腫瘤主任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肛門癌篩查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是最普遍的性病,分低風險引致病毒疣和高風險引致癌前病變兩大類型。在剛開始性有行為的人群中,首六個月已有超過一半的人染上HPV。另外,不要以為只是插入式性行為才會染上HPV,皮膚與皮膚或黏膜之間的接觸也可感染到HPV。九成以上的肛門癌是HPV導致,這個癌症的發率以每年約百分之二至三的速度上升,而且女性病發率 比男性高出一倍。

免疫力正常的人士染上HPV之後,身體大都可以將HPV擊退。但如果HPV屬高危型,在身體持續感染,就有機會在受感染的器官,包括肛門,引致細胞變異繼而成為癌前病變。高風險患上肛門癌的人群包括:

1.)曾經患上子宮頸、陰道及外陰癌症或前期病變的女士,她們患上肛門癌的風險是普通女性的20倍或以上;

2.)愛滋病患者,尤其當病情控制得不好的病人,而HIV陽性男男性接觸者的風險最高,是普通人群的80倍;

3.)因器官移植或其他疾病需要長期服用壓抑免疫力藥物之人士;

4.)吸煙者,如果擁有一個或以上高危因素的人士他們患上高階癌前病變的風險倍增,而高階癌前病變大概每年三百分之一會變為癌症 (五年風險約為十分之一)

在歐美一些先進國家,早在10多年前已經開始與高危人群中進行肛門癌的篩查。其原理跟幾十年前開始子宮頸癌篩查一樣,目的是找出早期的病變,從而進行監察或給予治療,以減低癌症發生的機會。整個檢查會先用手指探肛,然後取肛門細胞,再用子宮頸鏡的放大鏡,亦稱高分辨率肛門鏡(High Resolution Anoscopy (HRA)),將肛門周圍皮膚和裏面的內膜用白醋和碘質染色後看清楚有否病變跡象。如果有病變跡象,就需要取組織進行活檢去確定病變的嚴重程度。這個程序需要的技巧頗高,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可以進行。亞洲及大中華地區提供此篩查機構寥寥可數。於早期的癌前病變,醫生會採取持續觀察的策略,每六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如發現高階癌前病變,醫生可以給予病人治療,這可以包括外用的藥物、或用熱力或激光將受影響組織的表面燒灼剷除。篩查的目標是及早發現病變及作治療,肛門癌如果不幸到晚期才被發現,其治療會更複雜和更充滿挑戰性,病人的痛苦和死亡率亦會倍增。

經過多年在性健康的臨床觀察,筆者觀察到愛滋病(HIV/AIDS)由一種引致死亡絕症轉變為現在可以食藥壓抑病毒的慢性病,人們已經對它不再那麼恐懼。反而,HPV這隻極普遍和引致多種癌症的病毒,大部分的社會人士對自身的風險還是一知半解 ,這正是時候進行全民HPV深化教育!高風險類別人士應加以警覺,及早發現早期病變,以改善萬一不幸患上肛門癌的治療成果和預後。

黃天祐醫生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