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專科 專題報導 腦神經科

十大警號當心柏金遜症 – 馮斌熙醫生

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的腦神經退化性疾病。當腦幹內稱作「黑質」的部位退化,無法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便會影響身體的活動能力,是為「柏金遜症」。然而,早期的柏金遜症病徵不易察覺,患者多會誤以為是一般的機能退化,而輕微的症狀往往會被跟其他小病痛混淆,令人掉以輕心。有人說:年紀大了,筋骨越來越不靈活,眼矇耳聾又手震,走路開始出現困難也是平常事。又有人懷疑:睡眠質素每況日下,時常便秘,有時又感到頭暈,這是否預示著柏金遜症的光臨呢?下文將為大家一一分解。

整體而言,柏金遜症的早期病徵可分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又稱自主神經系統障礙)兩大類。

運動症狀

  1. 靜止性震顫

若在活動時相安無事,卻在坐下或放鬆的狀態下,出現手指、腿部、下巴或牙骹輕微顫抖的情況;這種病徵便稱作靜止性震顫,是柏金遜症的早期病徵之一。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姆指和食指像在揉搓藥丸一樣顫動(pill rolling tremor)。患者通常只有一隻手指在顫抖,而非所有手指。臨床上亦見過只有手腕出現震顫的患者。

誠然,劇烈運動或是受傷後肢體顫抖也許屬正常現象。此外,在疾病的早期,柏金遜症的震顫和原發性震顫是難以分辨的。幸而,目前可以利用多巴胺轉運體腦部顯像(dopamine transporter scintigraphy),為患者注射顯影劑並接受造影,便能查出腦部是否缺乏多巴胺,從而幫助斷症。

2. 字體愈寫愈小

柏金遜症患者書寫的字體也許會變得愈來愈小,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也變得較從前擠擁;字體也有可能變得非常潦草,彷彿在手指不斷顫動下寫成。此外,患者握筆時手部或有繃緊的感覺。

當然,如最近手部受傷或患上五十肩,亦會影響書寫,自然導致字體潦草。又例如患有白內障,同樣會因為視線模糊而難以書寫。因此仔細辨認病徵至關重要,倘若情況持續便要加倍警惕。

3. 步行時出現困難

柏金遜症的另一病徵為手臂或腿部僵硬,尤其在起步時更甚,覺得腳板彷彿像被黏在地面上,但起步後僵硬的感覺便會消失。有患者能夠自如跑步,起步卻異常困難,必須望著地面才能把腿提起。此外,肩部或臀部僵硬或疼痛,也是早期柏金遜症的症狀之一。可以留意的是,患者的手臂在走路時也許不會前後擺動,而且通常由一邊手臂開始,到後期病徵擴展到雙臂。

自然,手臂或肩部受傷,或是關節炎也會導致類似的情況;故宜仔細觀察身體狀況,不應妄下定論。

4. 曲背

曲背也是柏金遜症的表徵之一。若是發現自己的站姿較從前扭曲或異常,便要加倍留神。需注意的是,柏金遜症造成的姿勢不正確,大多指盤骨前傾多於腰背的彎曲。此外,如果是由年事漸長等因素造成的結構性曲背,患者是無法把背挺直的。但是,柏金遜症患者若有意識地挺直腰背,卻能夠成功。醫生在檢查時會著患者站立,並在其背上輕輕一推,以觀察其反應。

5. 聲音變小

聲音變得細小和沙啞、時常被要求重複話語,並非是別人的聽力下降了,而有可能是柏金遜症病徵的呈現。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也能令人的聲音出現變化,痊癒後聲音便理應恢復如常。若不然,便要提高警惕,留意是否出現其他病徵。

6. 面具臉

即使並非心情不佳,患者的面部表情往往缺乏變化,經常擺出嚴肅、沮喪或憤怒的表情,又或眼神空洞、不常眨眼睛,這被稱為「面具臉」,是柏金遜症的病徵之一。通常,「面具臉」會連同聲音細小的病徵,同時被患者家人察覺。不過,有些藥物可能讓人表情嚴肅呆板,但若停藥後仍出現此狀況便要細心留意。

非運動症狀(自主神經系統障礙)

7. 喪失嗅覺

難以聞到香蕉、檸檬等氣味,煮菜時也嗅不到餸菜味時,若不是患上流感或者鼻塞的緣故,便有可能是柏金遜症的病徵。

8. 睡眠質素欠佳

當患者躺在床上或快要入睡時,雙腿也許會有螞蟻爬過的感覺,帶有強烈郁動雙腿的欲望,稱為「不安腿綜合症」(restless leg syndrome),並與柏金遜症相關。另外,熟睡後經常造惡夢,在夢中大叫大嚷、揮舞手腳,甚至打傷身邊人,而到醒來時又清晰記得夢境,很大機率是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它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跟柏金遜症有關。雖然偶然發惡夢、睡覺時翻來覆去都是正常的,惟若經常發生及情況持續便要求醫,接受睡眠測試。

9. 便秘

每天也無法輕鬆排便看似是個輕微的問題,卻可以是柏金遜症的早期症狀。假如已經攝取足夠的纖維和水份,但便秘的情況卻持續,便要正視問題。同時,亦需留意是否正在服用可能引起便秘的藥物。

10. 頭暈

輕微頭暈是早期柏金遜症的病徵之一。經常感受到像暈船浪一樣的暈眩感,有可能是柏金遜症的警號。到了病情後期,患者可能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例如從椅子上站起來時會感到暈眩等。臨床上亦有患者在步行時也感到頭暈的個案。若撇除飢餓和睡眠不足等因素,卻依然出現持續頭暈的情況,便應提高警覺。需留意的是,嚴重暈眩至天旋地轉,嘔吐大作則未必跟柏金遜症有關。

結語

上述早期病徵因人而異。若出現任何單一症狀時毋須過份憂心,只需繼續觀察身體狀況。但若持續地出現多於一個症狀,便應儘快求醫。及早發現患病並對症下藥,就能控制病徵、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減輕疾病帶來的困擾。

馮斌熙醫生
腦神經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淺談大頸泡徵狀和治療 – 馮明杰醫生


甲狀腺腫塊,俗稱「大頸泡」,乃常見於成年女性的疾病,平均每二十人便有一人患上此症。有研究顯示,人類一生中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發現甲狀腺結節,惟確切的成因至今仍未被醫學界證實。

由於市民對自身健康的意識提升,身體檢查日趨普及,也有不少患者因為其他醫療需要接受造影檢查,意外發現甲狀腺腫塊。根據統計,若有十分一的人口會於頸部超聲波檢查時發現甲狀腺腫塊,可見情況相當普遍。

甲狀腺是荷爾蒙器官之一,負責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如果荷爾蒙分泌失調,便會影響其功能,對身體造成影響。

患者的病徵因甲狀腺素分泌情況而異:甲狀腺機能亢奮的患者會感到精力旺盛及躁動,出現失眠、心悸及胃口大增的症狀,但體重卻會下降。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則會反應遲緩,經常感到疲倦、氣虛無力,身體也會出現浮腫。

一般求診者除了擔心頸喉脹大而影響外觀之外,最主要還是擔心患上癌症。實際上,經驗血、超聲波及微針穿刺等檢查後發現,九成以上個案均屬良性結節。良性結節如果沒有持續增大,嚴重影響外觀,或因阻塞氣管、食道而影響吞嚥, 則未必需要施行手術,只需定期檢查便可。

不少患者會問:現在微創手術普及,是否已經不用擔憂甲狀腺手術導致頸部留下疤痕的問題呢?也有人聽聞可以在腋下或胸前開一個創口,利用儀器伸至頸部進行手術。然而,這種手術的創傷性其實不低於傳統手術,只是傷口在不明顯的位置而已。近年亦有經口部切除甲狀腺的病例,但效果有待印證。可見若非必要,避免進行手術才是最佳的「無創」。

那麼「大頸泡」人士是否要從此戒吃海產呢?事實上,除了正接受放射碘治療的甲狀腺癌患者,或是荷爾蒙失調的患者,其他患者大部分都不需要戒口。

馮明杰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專題報導 腸胃肝臟科

新脂肪肝檢測方法 準確度與安全性俱高 – 畢耀權醫生

脂肪肝是指肝臟內不尋常地積聚脂肪,當肝臟內的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便屬於脂肪肝。脂肪肝主要分為酒精性脂肪肝(繼發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原發性)兩大類,繼發性脂肪肝的成因可以是酗酒、慢性丙型肝炎或與甲狀腺機能失調等,後者則是成因未明的脂肪肝,大部份患者都屬於此類。一般而言,脂肪肝不會對身體構成重大影響,惟部份患者會出現脂肪性肝炎,令肝細胞受損,引起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影響肝臟功能。

發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與患上脂肪肝的年期沒有關連,然而,肥胖、糖尿病、血壓高及高膽固醇的患者,患上脂肪性肝炎的機率較大,所以患者一旦發現有脂肪肝,最好盡快求醫作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由於脂肪肝不會引起明顯症狀,部分脂肪肝患者更沒有肥胖問題,很多時患者因為驗血才知道肝臟功能有異,或進行超聲波掃描才得知患上脂肪肝。也有少數患者在診斷時已出現肝硬化及其併發症,例如腹水、腳腫、腸臟出血甚至肝癌。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定期做健康檢查是最理想的,萬一發現有脂肪肝的情況,也能及早改善。一般的脂肪肝大多能長期維持穩定,對肝臟亦沒有不良影響,惟脂肪性肝炎就不一樣,除了脂肪積聚外,更會導致肝臟發炎,肝臟細胞在不斷受損的情況下,長遠造成疤痕並形成肝纖維化及肝硬化。

雖然脂肪肝患者不會有長遠的後遺症,但這其實是一個健康警號,表示身體的新陳代謝出現問題。此外,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高膽固醇、糖尿病及高血壓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病及腦中風的風險,但原來脂肪肝患者比沒有脂肪肝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心臟病及腦血管病,因此患者絕不能掉以輕心。

要了解脂肪肝是否嚴重,可以分為三個範疇:第一是肝脂肪量,肝脂肪量越高,肝臟惡化的機會也較高。第二是肝組織發炎情況,大部份脂肪肝只是脂肪聚積並沒有發炎,否則就是脂肪性肝炎。第三是肝纖維化的程度,脂肪性肝炎可以導致肝纖維化,患者發病時肝纖維化程度可以預視病況惡化的機會。當然肝臟穿刺活組織檢查可以對以上三項作出準確的評估,但是因為檢查屬入侵性,有一定的風險,由於大部份患者只是普通脂肪在肝臟積聚,病況不會惡化,肝臟組織不會是例行檢查。

現時有多種非入侵性的檢查可以評估脂肪肝病情,有透過量度肝臟柔軟度來評估肝纖維程度的肝纖維化掃描。也有透過血液中的生物標記物加上一些臨床數據作運算的指數,有效地推算肝脂肪比例、發炎情況及肝纖維化的程度。這無疑為患者提供了另一項既準確又安全性高的診斷工具。

畢耀權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忍出來的癌:癌症的警告要留心

現在大家都是談癌色變,但是癌症是突然出現的嗎?不是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進程。癌症的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

「癌前病變一定會發展成為癌嗎?」

「癌前病變有可能發展成為癌,但是它不是癌症早期,癌前病變與癌症,就好比雞蛋與小雞的關係,癌前病變要想發展成癌,是需要達到一定條件的,如果癌症能在癌前病變時就能及時處理治療,是可以將癌症扼殺於搖籃之中的。」

癌前病變可能是你以為的「小毛病」,千萬別以為忍忍就沒事。
癌前病變,這條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你一定要防住了!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

近年來,罹患胃病的人越來越多,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癌變風險比較高。胃鏡檢查時,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

如果胃部經常會腫脹,有痛楚,而且還有食欲不振等表現,就要高度懷疑是患上慢性萎縮性胃炎了。

如何防住?
慢性萎縮性胃炎通過胃鏡及黏膜活檢可以確診,只要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
• 建議淺表性胃炎每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慢性萎縮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鏡,並積極治療。
• 檢測幽門螺桿菌,視情況進行規範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腺瘤性息肉→腸癌

腸息肉有很多類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比較高。而且,95%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一般從息肉到癌變,平均要5-15年。

如何防住?

一旦發現息肉,便通過腸鏡把息肉切掉,能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生。

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五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每年1次肛門指檢。千萬別因為羞恥就放棄肛門指檢,肛門指檢能發現50%-70%的直腸癌。

肺結節→肺癌

肺癌是我國以及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有一些肺結節可能就是肺癌的早期病變,特別是那種「磨玻璃」樣的肺結節。如果結節在短期內逐漸長大,就要高度警惕了。

如何防住?

若發現高危肺結節,應該盡早集行手術切除!
• 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 吸煙者肺癌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10倍,而戒煙可明顯降低肺癌發生率。
• 防室內微小環境空氣污染,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 烹飪盡量減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開窗戶、開抽油煙機,炒菜後抽油煙機要再開5-10分鐘。

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長在手掌、足蹠、外陰部等易摩擦部位,與其他痣相比癌變可能性高,惡性黑色素瘤的五年生存率不超過5%。

如何防住?

• 去皮膚科手術切除「高危痣」。

• 避免摩擦和刺激任何的痣,特別不能摳破痣。

雖然,萎縮性胃炎、腸息肉、肺結節、交界瘤等情況可能與癌症相關,但是它們要發展成為癌症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不必驚慌。但是一旦發現也要引起重視,聽從醫囑,積極治療。

田耕教授
腫瘤主任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癌中之王 – 胰臟癌

癌症本身已令人聞之色變,而預後相對較差的胰臟癌更有「癌王」之稱,把肺癌、大腸癌比下去,被普遍認為是癌症中最可怕的一種。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CHANEL創意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和米芝蓮名廚侯布雄(Joël Robuchon)便是死於胰臟癌。胰臟癌並非常見癌症,但它的可怕之處在於其高達九成的死亡率,甚至連診斷過程也困難重重,更何況治療。到底胰臟癌為何如此難纏?患上胰臟癌又有什麼症狀?如何準確地檢測出來呢?

胰臟癌死亡率高的三大原因

胰臟癌並非本港十大常見癌症,卻是致命癌症的第六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08年至2017年間胰臟癌的發病人數只有6080人,死亡人數卻達5613人。一旦癌細胞擴散,胰臟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低於5%。如此高的死亡率,主要與幾個原因有關:

1. 手術風險高
胰臟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療,就是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但前提是癌細胞並沒有擴散,且患者的身體狀況能夠承受。由於胰臟的結構和位置複雜,即使可進行手術,手術難度也相當高,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及死亡風險。

2. 容易擴散
胰臟的位置特別,胰臟癌細胞很容易潛伏在周邊的脂肪、淋巴或血管組織,令病情發展至中後期的時候,癌細胞大多已經局部影響附近器官,故無法進行手術,只能採取姑息性治療,例如電療、化療和藥物治療等,惟只能減緩病情惡化的速度。

3. 復發機會高
胰臟癌容易潛伏和擴散的特性,令患者即使成功進行切除腫瘤手術,癌細胞也有機會殘留在其他組織,導致早期復發。

早期胰臟癌難以察覺

與許多癌症一樣,胰臟癌發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也很易錯過。胰臟癌的症狀取決於腫瘤的位置:

少於半數確診時能透過手術切除

胰頭
  • 較初期:腫瘤壓迫或擴散至膽管導致黃疸,包括皮膚黃、眼白黃、小便茶色等徵狀。
  • 較後期:癌細胞入侵十二指腸,導致進食困難、嘔血、痾血、黑大便等徵狀。
胰尾
  • 較初期:通常沒有影響其他器官,可能沒任何症狀,只會隱約感到上腹或背痛。
  • 較後期:腫瘤影響胃部,或導致胃口變差、易滯;甚至胃潰瘍出血,因而嘔血、大便變黑色。

胰臟癌的發現時機直接影響手術的可行性和存活率。由於大多患者在出現症狀後才求醫接受檢查,病情大多已經擴散,故少於一半患者在確診時的狀況適合接受手術。而部份患者在進行身體檢查時偶然發現腫瘤,腫瘤尚未發展至很大的體積,手術切除成功機率較高。

追蹤高危族

最理想的做法,是像其他癌症一樣追蹤高危族,定期安排檢查,希望找出未有症狀的早期患者。綜合醫院管理局和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數據顯示,胰臟癌較常見於45歲以上的人士,而且大部分符合以下風險因素:

  • 糖尿病
  • 患慢性胰臟炎
  • 有相關家族病史
  • 吸煙
  • 超重

然而,迄今為止,醫學界仍未掌握胰臟癌的確切成因,也未能百分百確定誰是高危族群,因為它與遺傳、性別、飲食習慣等似乎沒有顯著的關係。而慢性胰臟炎和胰臟癌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未成立,只是這類患者通常因慢性胰臟炎而接受檢查,並從中發現腫瘤。

一般定期體檢也難以發現胰臟癌

定期體檢又是否可行呢?原來未必,因為一般檢查很難找出胰臟癌。胰臟位於後腹,被胃等器官擋住,一般的腹部超聲波未必看到異常;驗血測量癌指數,其靈敏性和準繩度也不太高──癌指數受很多因素影響,或會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只能作為參考。要準確診斷胰臟癌,必須經過一系列專門的檢查,其中比較主要的項目包括:

驗血(主要檢查癌指數CA19-9或CEA)

檢驗血液中有沒有出現可能涉及胰臟癌的某些蛋白質。不過,有可能出現指數高但實非患癌(假陽性)或指數正常卻患癌(假陰性)的情況,所以不會用作診斷的唯一依據,而會視為診斷的其中一個參考數字,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其他檢查。

影像檢查

  1. 增強性電腦掃瞄
    由於腫瘤與正常組織的供血有分別,因此可以先在血管注射顯影劑。顯影劑隨血液循環流到胰臟後,就可透過電腦掃瞄觀察血流的異常,判斷胰臟是否有癌組織。
  1. 磁力共振
    掃瞄膽管、胰管,觀察其結構和狀況,例如有沒有阻塞的地方、有沒有腫瘤跡象及腫瘤組織的情況等,詳細程度大概與電腦掃瞄的結果相若。
  1. 正電子掃描
    先將放射性葡萄糖注入血液循環,由於癌細胞的新陳代謝比普通細胞高,會吸收更多葡萄糖,故放射性葡萄糖就會積聚在有大量癌細胞的位置。此時再透過掃瞄偵測高濃度放射性元素的部位,就可判斷胰臟有沒有癌細胞。

抽取細胞組織:內窺鏡超聲波

常用於患者已接受多項檢查懷疑胰臟有腫瘤,卻未能確定是否惡性的情況。由於很大部分的胰臟緊貼胃部,可先以內窺鏡進入胃部,然後在胃壁對胰臟進行超聲波,此舉能更清楚地觀察胰臟,並進行細針穿刺(FNA)抽取腫瘤細胞組織,進行化驗。

早期檢測有方法?

目前發現胰臟癌主要依靠症狀,準確診斷胰臟癌幾乎是「過五關斬六將」,不但要患者留意到微小的身體異常,醫生也要察覺到與胰臟有關的跡象,再安排檢查。

不過,倘病情仍處於早期階段,只要腫瘤大於一厘米,便可靠以上的影像檢查檢測得到。如果需要定期檢查,增強性電腦掃瞄是必須的選項,因為輻射和顯影劑對人體的影響相對較小。愈準確的檢查風險愈高,如以內窺鏡超聲波抽取腫瘤細胞組織是最準確的檢測方法,但可能會傷及胃部或引致嚴重的併發症,一般是迫不得已才考慮進行。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專題報導 小兒外科

小兒外科知多點 – 王珮瑤醫生


小孩跟成人一樣,都有機會患上外科手術問題。小兒外科專科醫生專門為患有各種先天及後天手術疾病的嬰兒、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專科診症及手術服務。 小兒外科在香港已發展近三十多年,不單成為香港醫委員其中一個獨立的註冊專科,而部分香港兒童外科手術的標準已成為亞洲最好的標準之一,某些疾病的管理與世界各地的卓越中心齊頭並進。近年小兒外科更傾向微創手術發展,由於兒童的生理心理結構等跟成人不一樣,並會隨着年齡增長而有所變化,所以小兒外科專科醫生主理兒童手術問題更有經驗。

小兒疝氣不是小兒戲

腹股溝疝氣(俗稱小腸氣)是兒童常見的外科疾病。一般來說,早產嬰和男孩會較多患有此症。

腹股溝是位於腹部與大腿之交接處,靠近腹部的一條斜向管道,男生會有精索通過,女生則會有子宮韌帶通過。在胚胎期3個月大時,部分盆骨腔內的腹膜就會向腹股溝突出,這個腹膜的突出稱為「腹膜鞘狀突」。若嬰兒出生後腹股溝內的鞘狀突未能自然閉合,造成缺口貫通腹部,當孩子在哭鬧、咳嗽或腹部用力時,肚腔內器官(例如:小腸)便會通過缺口被逼進開放的鞘狀突(即疝氣囊)內,造成腹股溝疝氣,患兒的腹股溝即呈現突出腫塊。但此情況不一定每次哭鬧時都會出現,因此有時較難察覺。

盡早修補免後患

通常有經驗的小兒外科專科醫生體檢時已可以確診腹股溝疝氣,只是在某些情況下才可能需要接受影像檢驗。由於此症源自於身體內的結構問題,即使隨着年齡增長,問題不會自癒,亦都沒有藥物或者外在儀器可以協助治療,修補手術是唯一根治的方法。因此如病人健康狀況理想,一旦確診,便應盡早接受手術修補,以減少嚴重併發症(例如:絞窄疝氣)的風險。絞窄疝氣是指當肚壓上升時,小腸或腹腔內其他器官經腹股溝缺口突出,如突出物未能自然縮回腹腔位置,器官血流則會受影響甚至壞死,後果非常嚴重。

「微創」手術減創傷促復原

由於嬰幼兒及兒童的器官組織極為幼小,兒童疝氣手術是精細且不簡單,經驗豐富的醫生才可以精準的完成手術,避免因誤傷而留下後遺症。近年,小兒外科專科醫生施行兒童腹腔鏡微創腹股溝疝氣手術技術越趨成熟,手術以日間手術形式進行,使用腹腔鏡形式縫合腹股溝疝氣缺口。如過程中發現另一邊腹股溝也有疝氣缺口,可同時作出修補。此技術的傷口較細,創傷、術後痛楚及感染風險較少,手術併發率及復發率同樣較低,更不會影響生育能力。患兒大多即日出院,康復較快,重拾正常學習及日常生活。

我認為微創手術對於兒童患者及其家人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微創技術應該從診斷開始,到手術治療及至手術後復健廣泛應用,透過仔細觀察患童、教育家長、及提升手術的準確性,方可令到家長及病童身心都能夠得到適當的治療,達到真正「微創」之效果,從而令患童及家屬獲益。

王珮瑤醫生
小兒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專題報導 腸胃肝臟科

4個壞習慣可致脂肪肝年輕化 – 翁勰醫生

脂肪肝現在已經成為發病率非常高的慢性疾病。過去脂肪肝發病年齡基本在40-50歲之間,逐漸的年輕化,許多20至30歲的80後、90後也已經患上脂肪肝,並且發病率越來越高。有調查發現,沿海發達城市30歲左右人群肪肝發病率為20%-30%

脂肪肝發病率年輕化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缺乏運動久坐不動

現代生活水平提高,目前電子產品也隨之氾濫,許多年輕人電子產品不離手,因時刻遊戲、網路聊天,導致長期久坐不動,忽視自身健康。同時,也常見到一些因為工作而埋頭苦幹的青年人,一坐就是一天,殊不知長期缺乏運動鍛煉會導致脂肪不斷堆積在人體內,因此很多「亞健康」狀態的年輕人就很容易患上脂肪肝。

(2)肥胖

80後、90後的青年人趕上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的好時代,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溫飽無憂,甚至經常涉取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食物,導致許多80、90後年輕人的肥胖率不斷上升,有30%-50%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特別是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

(3)長期飲酒或濫用藥物

隨着80、90後的年輕人進入職場,工作中喝酒應酬在所難免,長時間大量飲酒,無節制飲食,十分容易引起肝功能的損害,進而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的出現。長期酗酒更可能導致酒精性肝硬化形成。

許多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等原因,精神緊張,處於失眠、焦慮、抑鬱等狀態,長期服用安眠藥等鎮靜催眠藥物,長期的服用可導致肝臟代謝異常,脂肪堆積,造成藥物性脂肪肝的出現。

4)減肥過度

曾有一個病例,28歲的張女士生完寶寶一年後,體重比以前重了近20公斤,為了快速恢復身材,她給自己制定了一套快速減肥方案:每餐不吃主食,晚上只吃點黃瓜、番茄,加上大量運動。3個多月後,她不但體形恢復到懷孕前的樣子,體重也減輕了8公斤。然而,在後來的體檢中,她被診斷出有脂肪肝。

明明成功快速減肥,為什麼會患上脂肪肝?原來,不合理減肥是引發營養不良,導致脂肪肝重要的誘因。許多年輕人為了保持所謂的完美身材,瘋狂減肥,通過節食、吃素食、減少肉類的攝入來減肥,以為吃素食不吃肉類就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入,降低脂肪的發病率,但其實為了增加飽腹感,很多素食主義者會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如多吃幾碗飯,吃多幾碗面,用各種紅豆黑豆黃豆填飽肚子等,但這些穀類、豆類都屬於碳水化合物,裡面所含糖分和澱粉在滿足機體代謝需求後,剩下的在體內多餘的就會轉化成脂肪。若體內合成脂肪太多,當肝臟脂肪含量超過10%,就會導致肝臟脂肪堆積,從而引發脂肪肝亦或者其他慢病。

大部分得了脂肪肝的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脂肪肝往往被大家所忽視。當患上脂肪肝時,身體會發出以下6個警號:

1.)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出現長時間的食欲不振,除了懷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外,也應該考慮到脂肪肝的可能。





2.)消化不良

中、重度脂肪肝有食欲減退、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這些症狀尤其在餐後加重,肝區或右上腹會有隱痛的表現。

3.)黃疸

部分脂肪肝病人會出現輕度黃疸。

4.)肝臟腫大

脂肪肝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還有可能會出現肝臟輕度腫大的症狀,可以在常規的體檢中發現。

5.)維生素缺乏

脂肪肝病人很容易會出現維生素的缺乏,進而會導致經常有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口腔炎症、皮膚瘀斑等等不良表現。

6.)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重度脂肪肝人群中有人可以有男性乳房發育、性功能障礙等,女性會出現月經不調、體重減輕或增加等表現。

脂肪肝是一種可逆性的病變,通過早期的診斷、及時的治療大多可恢復正常,通過均衡飲食、控制體重、加強運動和藥物治療等綜合措施達到減輕,甚至治癒脂肪肝的目標。需要提醒的是,脂肪肝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堅持鍛煉,心情舒暢、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最終健康會屬於你。

翁勰醫生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肝病科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華專脈搏季刊

華專脈搏21年第四季刊

華專脈搏21年第四季刊 目錄醫生頁數
中軸性脊椎關節炎(axSpA)陳柏滔醫生7
抗愛滋病病毒藥物推陳出新 除去「世紀絕症」汙名黃天祐醫生9
為何腫瘤患者需要輸注人血白蛋白田耕教授11
銀屑病的微生態新療法 安全且有效鄧宇虹醫生13
中風,把握治療及複康的黃金期陳飛醫生15
抑鬱症患者治療佳音 透顱腦磁激治療啟動神經元傅子健醫生17
淺談認知障礙症馮斌熙醫生19
腦膜瘤知一二黃旭榮醫生21
老司機開車睡著竟是睡覺打呼嚕惹的禍何夢璋醫生23
入冬宜進補?肝病患者請拿好進補“避坑”指南翁勰醫生25
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潘冬平教授27
抗癌之役口營養均衡需講究梁廣泉醫生29
CDK4/6 抑制劑結合內分泌治療助減荷爾蒙受體陽性、
HER2 陰性乳癌患者復發風險
施俊健醫生31
骨髓纖維化病人赴港求醫見曙光馬承恩醫生33
勿以小而不為一疝氣的危害性陳建新醫生35
蠶豆病(G-6-PD缺乏症)可以誘發急性溶血林貫秋醫生37
嬰幼兒「消失的蛋蛋」不能輕視的「隱睾症」王珮瑤醫生39
冠心病的檢測董光達醫生41
香港醫療保險簡介邱家駿醫生43
分類
華專脈搏季刊

華專脈搏 21年11月季刊

管理面面睇 慢性肝病毒

華專脈搏 11月季刊 目錄醫生頁數
肝癌的防治梁廣泉醫生6
慢性乙型肝炎 定期檢查防惡化司徒偉基教授7
乙型肝炎 抗病毒藥物的選擇畢耀權醫生9
乙型肝炎與腎病息息相關慎選抗病毒藥物葉逸軒醫生11
醫患合作丙肝絕跡指日可待黎青龍教授13
分類
華專脈搏季刊

華專脈搏 21年9月季刊

癌症治療全面睇

華專脈搏9月季刊 目錄醫生頁數
生物製劑應對銀屑病關節炎陳柏滔醫生7
標靶、免疫治療接捧傳統化療
為晚期膀胱癌患者燃點希望
張寬耀醫生9
膽囊息肉—該如何應對?潘冬平教授11
進食後持續腹痛或為膽囊結石警號夏威醫生12
識飲識食防腸癌潘冬松醫生13
BRAF 突變型大腸癌病人之明燈丘德芬醫生15
多者無益李宇聰醫生16
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療方針梁廣泉醫生17
不痛不癢”的脂肪瘤田耕醫生19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GFR 外顯子插入 (EGFR ins20)突變-治療新發展施俊健醫生21
淺談功能性腦垂體腫瘤黃旭榮醫生23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新希望 新組合治療成效增馬承恩醫生25
復發濾泡性淋巴癌治療 曙光: 一線標靶治療組合廖崇瑜醫生27
小兒「詐肚痛」? 或暗藏闌尾炎危機王珮瑤醫生29
如何正確處理小孩流鼻血?林貫秋醫生32
血糖檢測你要知歐陽亦璋醫生33
男子意外查出肝吸蟲 或因好食魚生翁勰醫生35
脲原體感染勿輕視嚴重可致不育黃天祐醫生37
感冒後咯血不止!慢性肺病勿輕視何夢璋醫生39
新發現 | 菌群- 腸- 腦- 軸為難治性癲癇患者帶來福音鄧宇虹醫生41
十大警號當心巴金森症馮斌熙醫生43
薄血藥的蛻變李可倫醫生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