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專題報導 泌尿外科

什麼是泌尿科?

「泌尿」是一個比較抽象難明的詞語,它既不是象形,也不是會意。「泌」解作液體從微孔排出,「尿」解作尿液。當然,醫學上的泌尿科,不單單只是處理排尿問題。

泌尿外科是芸芸外科專科中的其中之一,處理男性和女性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以及男性生殖器官(包括陰囊、睪丸、輸精管、精囊及前列腺)的疾病。在廣泛的泌尿科臨床範圍,美國泌尿協會訂立七個專科領域,包括:

  • 泌尿腫瘤(腎臟、膀胱、前列腺、睪丸、陰莖等)
  • 尿路結石(腎、輸尿管、膀胱、尿道)
  • 腎臟移植
  • 男性不育(精索靜脈曲張、先天或後天性生殖系統阻塞)
  • 神經泌尿(前列腺增生、排尿障礙、尿動力學評估、勃起功能障礙、早洩)
  • 女性泌尿(尿失禁、骨盆出口鬆弛、尿道憩室等)
  • 小兒泌尿(先天性畸形、隱性睪丸、輸尿管連接部梗阻、尿道瓣膜、膀胱輸尿管返流、包莖等)

然而,這七大領域也未能盡錄泌尿外科的所有範疇,例如尿路感染和泌尿生殖系統創傷等。臨床上,常見的泌尿問題包括小便困難、夜尿、小便失禁、前列腺增生、血尿、血精、泌尿系統腫瘤、腎或尿道結石、尿路感染、勃起功能障礙、早洩、男性不育、腎臟移植等等。若不幸患上泌尿系統疾病,應盡早向專科醫生求助,接受適當的檢查和治療。

梁耀霖醫生

梁耀霖醫生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內分泌及糖尿科 專題報導

肥胖症與糖尿病:數字以外的健康問題

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患者人數近年不斷增加,研究指出減重及控制血糖水平能減少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

要平衡生活質素及均衡營養

雖然控制體重及血糖有益處,但是它們只是健康狀況的其中一個指標。如果為了達到目標而承受太大壓力或接受太極端的控制方式,都有機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近年研究指出體重不只與進食量及活動量有關聯,腦部也參與控制能量及體重的控制,有機會在急速減重後增加營養吸收率令體重回彈。定下能與日常工作或生活配合的目標,循序漸進地把生活習慣分階段地改變,才能讓身心慢慢適應。

如果在控制體重及血糖的過程中獲得足夠推動力,能更有效改變生活習慣。家人及醫護人員的鼓勵,能增加積極性;保持飲食上的滿足感,能較易過渡到合適的飲食選擇。定期記錄體重或血糖水平,能讓自己了解身體的變化及進度,也能增加自己的參與感。

失衡的身體功能

高血糖或過重不只是一組數字,而是反映身體不能有效控制能量儲存的狀況。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症的其中一個病理是脂肪過量引起胰島素抗拒性。身體出現胰島素抗拒性讓胰島素功效下降,胰臟要加大胰島素分泌才能應付身體需要。胰島素的功能除了維持血糖水平外,也包括控制其他代謝作用,如脂肪細胞分解及血糖進入細胞的過程。當胰島素功能不足時,血液中糖分過高但細胞卻缺乏營養,長遠對身體機能有影響。

不少研究指出,長期高血糖或過重不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出現,其他代謝問題及部分癌症也與肥胖及二型糖尿病有關聯。糖尿病患者也會較血糖正常的人有多出3至5成機會受感染出現炎症,常見的有皮膚感染、尿道炎或耳部感染等。因此,血糖或體重指標只是一個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警號,就算在藥物幫助下達標也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希望失衡的身體功能可以慢慢改善。

長遠得益在於及早預防與合適治療

由身體開始出現胰島素抗拒性到血糖超標之間,有一個時期為「前期糖尿病」,如果能及早發現並作出合適治療,能藉減少胰臟負荷而降低變成糖尿病的機會。現今糖尿病治療的趨勢是要保護胰臟功能並盡量改善胰島素抗拒性,長遠地減少使用胰島素的可能性或使用量以及減少併發症的病發率。

合適的活動及進食量,不只有助保持體重或血糖在合適的水平,也能減輕胰臟負荷。部分糖尿病藥物能改善胰島素抗拒性,部分新型藥物更能幫助體重控制以及降低患者心臟或腎臟衰竭的風險。

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患者不應只著眼於數字是否達標,而應積極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均衡營養及改善身體失衡的功能,按醫護人員建議調整及按時用藥,並作出合適檢查及早發現相關的併發症及疾病。

歐陽亦璋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兒科 專題報導

小孩出汗多 是一種病嗎?

汗是由皮膚排出的一種津液。汗液能潤澤皮膚,調和營衛。小兒由於形氣未充、腠理疏薄,加之生機旺盛、清陽發越,在日常生活中,比成人容易出汗。若因天氣炎熱,或衣被過厚、或餵奶過急、或劇烈運動出汗更多,而無其他疾痛,不屬病態。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膚出汗量異常增多的情況局部性多汗症常初發於兒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有部分患者成年後會自然減輕症狀。

真正全身性多汗症少見,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廣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熱、風濕熱、結核病等。

小兒病證多發生於5歲以內

小兒汗證有自汗、盜汗之分。睡中出汗、醒時汗止者,稱盜汗;不分寤寐,無故汗出者,稱自汗。小兒汗證往往自汗、盜汗並見。

家長最為頭痛的事情是,小兒汗多,若未能及時拭幹,易於着涼,造成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喘息性疾病等。

汗證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有氣虛、陽虛、陰虛、血虛,營衛不和,還有心脾積熱、脾胃濕熱等。

汗證多以虛為主,補虛是治療汗證的基本原則,所以黃芪、桂枝、白術、防風、黨參、山藥、麥冬、浮小麥、麻黃根、大棗、五味子之品比較適合。

小兒多汗的常見誤區

所以家長們見小孩汗多,多給予補益之品,諸如:玉屏風口服液、生脈飲、龍骨牡蠣沖劑、虛汗停等等治療,但以下這種情況不適合用補藥、而且愈壞

濕熱型引起的汗證,症如:汗出膚熱、口臭及口瘡、面赤唇紅、口渴不欲飲,小便色黃、大便幹結,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濕熱引起的多汗,可以給予茵陳、燈芯草、山楂、穀芽、丹皮、竹葉之類的中藥。

下圖的舌苔,多為濕、熱、積滯,不能用補藥。

小孩多汗的照料重點:

  1. 小孩病後多汗,避免直接吹風,以免再次生病。
  2. 注意個人衞生,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和乾燥,拭汗用柔軟幹毛巾或紗布擦乾,勿用濕冷毛巾,以免受涼。
  3. 汗出過多致津傷氣耗者,應補充水分及容易消化而營養豐富的食物:魚肉、瘦肉、雞肉、雞蛋。勿食辛辣、煎炒、炙烤、肥甘厚味。
  4. 室內溫度濕度要調節適宜。
林貫秋醫生

林貫秋醫生
兒科副主任中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 – 夏威醫生

你曾經接受過乙型肝炎的病毒測試嗎?

乙型肝炎屬於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主要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播,例如共用針筒、輸入帶菌者的血液或經性接觸感染。由於乙型肝炎有潛伏期,延遲發現不但增加了傳播的風險,更有機會引發肝癌,所以及早診斷乙型肝炎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非常重要。

乙型肝炎可引致肝癌

肝癌是香港癌症的頭三大殺手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1,500位罹患肝癌的病人死亡,當中有接近九成的肝癌由乙型肝炎引致。據統計,乙型肝炎帶菌者患上肝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接近100倍。由於肝癌的治療難度高,所以醫生要首先了解病人是否本身患有乙型肝炎,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加強治療肝癌的成效。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大部份的乙型肝炎患者都沒有病徵,一般要透過抽血和身體檢查去診斷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加上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所以及早發現乙型肝炎並進行癌症篩查是預防癌變的最有效辦法。乙型肝炎的檢查是透過測試抗原和病毒抗體去診斷,大約一至兩日便有結果。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

若確診患上乙型肝炎,醫生會視乎病人的病情處方抗病毒藥物,以抑制病毒的生長,同時或需配合其他藥物舒緩乙型肝炎引起的症狀。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乙型肝炎的病人每三至六個月覆檢,因為肝癌生長速度快,平均兩個月腫瘤體積可增大一倍,所以及早診斷可以在癌細胞擴散前進行根治性的手術治療,大大增加痊癒的機會。

肝癌的其他風險因素

雖然因乙型肝炎而導致的肝癌可以透過早期的診斷控制病情,減低惡化的機會,但病人亦需要同時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雙管齊下,將癌症的風險減至最低。除了乙型肝炎外,肝細胞癌的風險因素亦包括吸煙、酗酒、家族遺傳、接觸化學致癌物和其他類型的肝炎併發肝硬化。因此,肝癌難以預計,唯進行定期檢測,並妥善控制肝臟疾病的病情(如患有脂肪肝、肝硬化),將癌變風險減至最低。

肝癌的治療選擇

根治性的手術治療是對付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即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部份,務求將癌細胞全部清除。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往很多被認為不能治療的病例都可以透過嶄新的醫療技術處理。常見的肝癌治療方案包括:

肝癌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務求將未擴散的癌細胞完全消除。由於肝臟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切除部份病肝不會對病人的肝功能有長遠的嚴重影響。

射頻消融治療

消融治療是透過聚焦能量去消滅腫瘤,常用的有高聚焦超聲波(HIFU),射頻(RFA),微波(Microwave)及放射(SBRT),此類治療風險及副作用較少,亦可重覆進行,適合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衰退的病人採用。

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亦稱經肝動脈化學栓塞,此技術可以將藥物注入肝動脈並堵塞血管,使藥物停留在腫瘤並斷絕癌細胞的養份使其慢慢壞死,一般會配合化療和放射治療藥物使用。

新型放射技術治療

由於肝臟在身體的中間,以往一直認為放射治療對肝癌並不可行,會影響身體周遭器官。新型的放射技術可利用肝臟的輸血功能,將放射物質經導管集中放入肝臟,縮小腫瘤的體積。

多專科綜合會診

治療的方案會視乎病人的情況而制定,所以病人和醫生的溝通和定期監察病情十分重要。醫生與病人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建議風險最低、成效最好的治療。對於一些較複雜的病例,可透過多專科綜合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與其他範疇的醫學專家討論病情,為病人度身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增加肝癌病人的治癒和存活率,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內科腫瘤科 專題報導

肝癌治療愈見進步 新檢測方法助及早揪兇 – 張寬耀醫生

與肝癌同行11年病人與你現身說法

近日,資深藝人吳孟達因肝癌病逝,令肝癌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不少人慨嘆他走得如此突然。肝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不無原因,早期肝癌缺乏病徵,每100名肝癌患者之中至少有95名於確診之時病情已處於晚期階段,即癌細胞已經擴散,無法利用手術根治,餘下的5名經進一步檢查後,大約只剩3人能夠接受手術。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18年肝癌在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五,死亡率更高踞第三位,在1700宗新症當中,有1400名患者死於肝癌。肝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年紀越大,發病率也越高。然而,由於香港於19 87年開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步下降,現時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是從內地來港或是從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年長人士。

肝癌的成因

肝癌最常見的成因是乙型肝炎,其次是酗酒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由其他病毒、藥物、化學物質,以至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食物(如發霉花生)引發的肝炎。受損的肝臟細胞能自行修補及再生,惟長期如此會引起肝臟組織纖維化,甚至隨著時間發展成肝硬化。乙型肝炎至今尚未能根治,丙型肝炎則可透過藥物治療將病毒完全清除,避免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至於不少都市人患有的脂肪肝,其引起肝癌的機會不高,但仍有可能導致肝臟發炎而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故絕不能掉以輕心。

簡而準的嶄新驗血方法

雖說早期肝癌缺乏病徵,但仍可透過驗血檢測出來。假如血液中的甲胎蛋白超過400、本身是乙型肝炎帶菌者,或從影像掃描中發現腫瘤等,毋須進行組織活檢已能確定是肝癌。其他情況則須透過影像,包括超聲波、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及肝血管造影等配合組織活檢的結果才可確診。

近年,一種嶄新的LIVERFASt™血液檢測方法可作為確診肝癌的工具之一,從血液中的十種度數配合患者的性別、身高、體重和年齡來得出一個系數,讓醫生了解患者肝臟的纖維化、脂肪肝及發炎程度。有研究將LIVERFASt™與活檢作比較,結果顯示兩者有很高的對應。LIVERFASt™十分適合普通身體檢查,只需抽血已可概括得知患上肝癌的可能性,若發現有可疑,才作進一步檢查。而單單使用超音波掃描肝臟,會有機會出現漏網之魚,如果能夠配合LIVERFASt™的檢測指數則較為理想,因為醫生可根據指數在相關範圍內作出更仔細的檢查,特別是肝硬化,若沒有相對的指數,單靠超音波影像是很難作出判斷的。

多重治療方法治肝癌

承上文,肝癌治療的困難之處是大部分患者在確診之時病情已屆晚期,如果能夠利用手術切除,患者或有接近九成的一年存活期。若因腫瘤太大不適宜進行手術,在癌細胞尚未擴散的情況下,國際建議是進行肝臟移植,惟香港的活肝與屍肝供應不足,成功獲得肝臟移植的比例不高。幸而,現時有局部治療如Y90體內放射和經動脈栓塞化療等,即使不幸癌細胞已經擴散或不適合接受局部治療的患者,也有幾種療效相當理想的標靶藥可使用,患者的存活期得以延長。有研究發現,已出現擴散的肝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療或有助長期控制病情;另有研究指出,如在手術前使用CTLA-4和 PD-1結合的雙免疫治療,能增加手術完全切除腫瘤的機會。

防癌有法

要預防肝癌,建議非肝炎帶菌者每年接受一次檢查,若本身患有肝炎或肝硬化, 則應該增加檢查的頻密度。此外,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至關重要,宜持之以恆地保持適量運動,肥胖者應減重,糖尿病患者須控制血糖;飲食方面應避免攝取過量酒精,切勿進食發霉的食物,建議多進食含茄紅素和omega-3的食物,有助減低患癌風險。

與癌並存的分享

肝癌病人:
Michael 周國啟先生

Michael 周國啟先生現年68歲的周國啟先生(Michael)在2010年確診肝癌,肝臟有三顆腫瘤,當時他選擇利用微創消融術來消除腫瘤,沒想到術後短短兩年便復發。這次周先生選擇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但腫瘤在兩年後再一次死灰復燃,他無奈再捱一刀將腫瘤切除。接著,腫瘤竟每年復發,而醫生告訴他開刀的極限只有四次,故他決定以經皮消融的方法來對付腫瘤,惟此法只限於不超過3厘米的腫瘤。有見及此,周先生每隔三個月進行一次磁力共振,一發現腫瘤便馬上進行經皮消融術治療。豁達的他笑說:「一發現腫瘤便立刻做消融手術,不給它變大和肆虐的機會。如是者我已做了七次消融手術,所以你眼前的我仍然這麼健康。」同時,他又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天步行三小時,日落後不進食,晚上十時前就寢。他的自律生活讓他的病情有所逆轉,在最近做的肝臟測試指數也見好轉,且不見腫瘤的蹤影。儘管醫生表明他日後仍有很高的復發機會,甚至出現轉移,但如周先生所言:「至少我現在仍精神奕奕,暫時不用面對換肝的風險。與病魔交手,不能被它張牙舞爪嚇怕,保持良好的心態十分重要。人生本是一趟苦樂參半的旅程,要懂得留心並欣賞身邊美麗的事物,常存感恩的心。由確診至今,我就是這樣走過來。我已經68歲了,但願身體能多支持十年,便於願足矣!」

Michael 周國啟先生治療

能像周先生這樣帶病生存十一年的肝癌病人為數不多,但從他的例子可見,患上肝癌不等於絕路,最重要是積極面對治療,決心改變生活習慣,帶病延年絕非天方夜譚。

聽見周先生的分享,彷彿聽到這首歌在耳邊響起:

路縱崎嶇亦不怕受磨練
願一生中苦痛快樂也體驗
愉快悲哀在身邊轉又轉
風中賞雪 霧裡賞花 快樂迴旋
無用計較 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
還願確信 美景良辰在腳邊……

張寬耀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內分泌及糖尿科 專題報導

肥胖症與糖尿病-數字以外的健康問題 – 歐陽亦璋醫生

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患者人數近年不斷增加,研究指出減重及控制血糖水平能減少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

要平衡生活質素及均衡營養

雖然控制體重及血糖有益處,但是它們只是健康狀況的其中一個指標。如果為了達到目標而承受太大壓力或接受太極端的控制方式,都有機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近年研究指出體重不只與進食量及活動量有關聯,腦部也參與控制能量及體重的控制,有機會在急速減重後增加營養吸收率令體重回彈。定下能與日常工作或生活配合的目標,循序漸進地把生活習慣分階段地改變,才能讓身心慢慢適應。

如果在控制體重及血糖的過程中獲得足夠推動力,能更有效改變生活習慣。家人及醫護人員的鼓勵,能增加積極性;保持飲食上的滿足感,能較易過渡到合適的飲食選擇。定期記錄體重或血糖水平,能讓自己了解身體的變化及進度,也能增加自己的參與感。

失衡的身體功能

高血糖或過重不只是一組數字,而是反映身體不能有效控制能量儲存的狀況。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症的其中一個病理是脂肪過量引起胰島素抗拒性。身體出現胰島素抗拒性讓胰島素功效下降,胰臟要加大胰島素分泌才能應付身體需要。胰島素的功能除了維持血糖水平外,也包括控制其他代謝作用,如脂肪細胞分解及血糖進入細胞的過程。當胰島素功能不足時,血液中糖分過高但細胞卻缺乏營養,長遠對身體機能有影響。

不少研究指出,長期高血糖或過重不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出現,其他代謝問題及部分癌症也與肥胖及二型糖尿病有關聯。糖尿病患者也會較血糖正常的人有多出3至5成機會受感染出現炎症,常見的有皮膚感染、尿道炎或耳部感染等。因此,血糖或體重指標只是一個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警號,就算在藥物幫助下達標也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希望失衡的身體功能可以慢慢改善。

長遠得益在於及早預防與合適治療

由身體開始出現胰島素抗拒性到血糖超標之間,有一個時期為「前期糖尿病」,如果能及早發現並作出合適治療,能藉減少胰臟負荷而降低變成糖尿病的機會。現今糖尿病治療的趨勢是要保護胰臟功能並盡量改善胰島素抗拒性,長遠地減少使用胰島素的可能性或使用量以及減少併發症的病發率。

合適的活動及進食量,不只有助保持體重或血糖在合適的水平,也能減輕胰臟負荷。部分糖尿病藥物能改善胰島素抗拒性,部分新型藥物更能幫助體重控制以及降低患者心臟或腎臟衰竭的風險。

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患者不應只著眼於數字是否達標,而應積極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均衡營養及改善身體失衡的功能,按醫護人員建議調整及按時用藥,並作出合適檢查及早發現相關的併發症及疾病。

歐陽亦璋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專題報導 老人科

中風,把握治療及復康的黃金期 – 陳飛醫生

中風是引致死亡及傷殘的主要原因, 香港每日約有70人因中風入院, 雖然隨著科技進步,中風引致的死亡數字有所下降, 但引致的傷殘卻有增加趨勢…

另外大家都可能知道中風會引致半身不遂及影響自理能力,但我們腦部其他功能其實也會受中風影響的例如思維, 計畫能力, 計數, 閱讀,言語表達, 控制脾氣等等。

而中風引致的認知能力下降更不在少數, 僅次於阿茲海默症, 約三分一的認知障礙同和中風有關係。

預防勝於治療

中風是突然出現的血管問題, 一般沒有任何先兆。但當然如果有定時身體檢查,沒有高血壓, 高血糖, 高血脂的情況, 突然中風的機會也極微。就算有以上三高情況, 只要及早發現並加以控制, 亦大大減低中風的機會。

中風的復康

中風之後, 腦細胞在數小時內已經會損傷及死亡。但原來我們的腦部細胞有很強的可塑性。當原本那條神經線路因為腦部細胞受損而行不通, 我們的腦細胞可以在受損的地方附近, 慢慢搭通第二條路而到達終點, 而恢復原先的部分功能。 但要重新激活這些附近的腦細胞, 我們需要重複訓練而打通這些新的路線, 一般最少都要進行500-1000次重複訓練。

而隨著科技進步, 我們更可利用機械腳( 穿戴式外用骨絡機械人), 或機械手輔助我們增加訓練的機會。

另外這些復康練習也可以合虛擬實境及電子遊戲。令到這些重複的訓練不至於苦悶。

當然家人的支持也至為重要, 因為很多患者都末必可以接受自己身體忽然間轉差, 而變得情緒低落,失去復康動力。

藥物治療方面

治療主要是找出血管阻塞/爆裂的原因而加以控制, 例如控制三高及服用降膽固醇及抗血小板藥, 如心房顫動患者就要服用薄血藥。

因為腦細胞沒有養分供應會很快死亡, 所以現在治療主要為預防為主。 但如果及早一發現亦可以使用修補腦細胞的藥物。

Cerebrolysin , 一種由豬腦提煉出的腦神經生長因子, 不過要定期去醫院或診所吊針, 令到使用不太方便。

另外一種是含有(citicoline)胞苷二磷酸膽鹼腦細胞營養素, 幫助身體製造磷脂質,而磷脂酰膽鹼則對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十分重要. 有研究顯示, 服用三個月胞苷二磷酸膽鹼有助減少腦部創傷或中風患者的腦細胞受損, 有助改善患者的整體認知及自理能力。

但這些藥物主要在康復早期效果更明顯, 所以要提早察覺病情變化最為重要。

中風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如果本身具有潛在的高危因素, 例如中央肥胖,高膽固醇等。切忌諱疾忌醫, 不理不睬, 為身體埋下定時炸彈。因為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陳飛醫生
老人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膽囊息肉—該如何應對? – 潘冬平教授

許多人在接受身體檢查後,或許都會在肝膽超聲波報告中發現膽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的蹤影。根據研究顯示,膽囊息肉於成年人口中發病率約為5%,而大部分患者並無出現任何病徵。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許多市民都意識到息肉也許是癌症的先兆,或需切除以預防癌變。故在發現膽囊內長出息肉時,不免擔心會否演化成癌症、為是否需要手術而憂慮。

膽囊息肉的分類

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層上增生的組織,超聲波可見為膽囊內壁上的異常凸起物,成因包括不同的病變。較常見的是由膽固醇沉積刺激黏膜增生而形成的膽固醇息肉 (cholesterol polyp)。肥胖、血脂較高及有代謝症候群家族史的人士發病率較高,有時或會伴有膽結石。膽固醇息肉為良性,並不會發生癌變,但偶爾會造成和膽結石一樣的上腹痛,甚至會脫落並掉進膽管中,引起膽道阻塞或急性胰臟炎。

另一種膽囊息肉屬於腺瘤(adenoma),與大腸腺瘤一樣,有惡化成腺癌(adenocarcinoma)的機會;甚至在小部份案例中,息肉被發現時已為惡性 (malignant polyp)、即腺癌。超聲波檢查一般不能準確分辨膽固醇息肉和腺瘤,也未必能夠分辨息肉是良性抑或惡性,故對於體積較大的膽囊息肉,若擔心存在惡性病變,便需要接受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作進一步檢查。

治療膽囊息肉

根據文獻研究報告,所有經超聲波診斷到的膽囊息肉中,只有大約1%為惡性腫瘤,故並非所有膽囊息肉都必須除之而後快。體積小的膽囊息肉癌變風險較低,每六至十二個月接受超聲波定期觀察即可。若然膽囊息肉引起病徵,即使其直徑小於一厘米亦宜考慮外科手術切除。直徑超過一厘米的膽囊息肉演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大,而兩厘米以上的息肉更大部份都已有癌變。因此,一般一厘米以上的膽囊息肉皆應考慮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若在惡性病變發生後才切除,便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現時膽囊息肉的標準治療方式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能將像大腸息肉般以內視鏡切除。由於膽囊連接膽管,不直接連接胃腸,以現時的技術,內視鏡並不可能到達膽囊,遑論切除息肉。有些患者也許會擔心術後失去膽囊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器官,有幫助消化食物油分的作用,但大部份人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後並無任何不適,只有小部分患者在進食油膩的食物後,會較容易出現糞便稀軟或輕微腹瀉的情況,一般經過約兩到三個月的適應期便可恢復正常,期間多注意飲食、避免攝取油膩食物即可。

潘冬平教授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抗癌之役勿忌口 營養均衡需講究 – 梁廣泉醫生

男性荷爾蒙乃前列腺癌的其中一個誘因。不少患者為了控制荷爾蒙水平,對日常飲食諸多忌諱,受情緒影響而失去食慾的更不在少數。事實上,日常飲食與前列腺癌發病無關,亦不會對病情造成影響。相反,患者在漫長的抗癌過程中,更該在生活中吃得更豐富,攝取更多營養之餘,自然亦讓人放寬心情、更有對抗癌症的動力。那麼,患者在治療期間該如何妥善安排三餐呢?

營養是資本

任何疾病都難免為患者帶來身心變化,連帶患者的食慾及飲食習慣也大多會受到影響。可病情本身未必會大程度減低患者的胃口,問題大多源自患者內心,覺得自己身患絕症,即便努力加餐也無補於事。其實,患者是否攝取足夠營養,大大影響著治療成效。若患者身體過於虛弱,他們也許根本無法接受手術、化療或電療,治療後也可能較難復原,甚至提升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胡亂忌口得不償失

另外,不少患者認為前列腺癌是男性荷爾蒙紊亂所致,因而避免進食一些據坊間指含高荷爾蒙或激素的食物,如雞肉、雞蛋和豆類,其實科學上兩者並無直接關係,因此而避吃這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只會阻礙營養攝取,得不償失。

部分患者縱然心態積極,食慾或消化功能卻難免受到藥物或放射治療的影響,出現胃口下降及嘔吐等副作用。此時,患者必須堅持攝取足夠營養,惟須稍微改變進食策略,例如少食多餐、均衡飲食等,尤其應多攝取具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如含有優質蛋白質及豐富奧米加-3的深海魚類等。

維持體魄方能制勝

作為醫者,最希望能見患者在抗癌期間保持理想體重,盡量避免出現體重急降的情況——抗癌如同一場戰事,士兵最少也應有氣有力。如真的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的問題,醫生或會按情況處方補充品,以彌補營養流失,尤其是前列腺癌患者大多年事已高,吞嚥及咀嚼能力相對較差,故會在他們的治療及飲食上作出相應調整。患者及其家人在需要時可與醫生商討,將患者轉介至註冊營養師跟進,透過餐單設計及改善飲食,讓體重回復正常。

多管齊下

此外,如上文所述,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年齡較大,常同時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和腎病等長期疾病,個案更為複雜。因此,他們在抗癌期間或有需要進行跨專科會診,一方面避免不同治療措施相沖,另一方面他們在飲食上也各有宜忌。例如若患者本身患有腎病、需透過營養補充劑額外攝取蛋白質,便須考慮會否加重腎臟負擔,影響癌症治療的成效。故這些案例都需要由不同的專科醫生相洽,再配合營養師的建議,才能為患者製訂合適的治療及飲食方案。

治療與康復期間飲食須知

  • 留意體重,避免體重急降或過重
  • 少食多餐代替每日三餐
  • 多吃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 多吃含豐富奧米加-3的魚類
  • 少吃紅肉及加工肉類
  • 少吃動物性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 適量運動增加營養攝取
  • 毋須刻意戒口及進補
  • 如遇飲食困難,諮詢註冊營養師設計飲食餐單
  • 諮詢主診醫生,按身體狀況使用營養補充品

梁廣泉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兒科 專題報導

小兒「詐肚痛」? 或暗藏闌尾炎危機 – 王珮瑤醫生

最近,朋友的孩子腹痛,初時以為是腸胃炎,故家長只讓他服用了普通藥物。豈料,小孩的病情不見起色,直至疼痛難忍才入院檢查,此時發現他闌尾發炎情況已很嚴重,更引致腹膜炎,腹內積聚膿水,必須立即做手術切除。因此一些看似普通的不適症狀,或隱藏著更嚴重的病症,不可小覷!如友人這類情況,當孩子感到腹痛,家長需留意什麼? 又該在何時帶他們求醫呢?

盲腸炎正式的學名是「闌尾炎」,是常見的兒童外科急症。闌尾又稱盲腸,即是大腸起端,一條沒有功能的細長管道。當有糞便或其他原因阻塞管道,就可能引致急性闌尾發炎。

孩童不擅長表達,往往令家長掉以輕心,誤以為腹痛不適是進食不潔食物所引起,加上早期急性闌尾炎的病徵與急性腸胃炎相似,同樣有發燒、腹痛及腹瀉等症狀,故兒童闌尾炎確實較難診斷,到確診時闌尾發炎的病情,可能已發展到嚴重程度,必須緊急動手術切除,以控制炎症。一般闌尾炎切除手術都會先嘗試進行微創腹腔鏡手術,若有其他因素增加了手術的風險,才會轉做傳統手術。

孩子腹痛時,家長要了解他們究竟是突然很痛,或者是時痛時不痛一段時間,這些都是影響診斷的關鍵。若小朋友能夠表達,可以嘗試詢問他們腹痛的位置和痛楚情況,去評估是否與進食或某些動作有關係,亦可以讓他們由一分至十分為痛楚評級,從而估計痛楚的嚴重程度或惡化情況,家長亦需同時留意孩子是否有其他病徵。若孩子年紀太小、不懂得表達,卻忽然腹部劇痛或發燒,甚至伴隨嘔吐、無法進食、腹瀉和大便帶血等等,便需立刻前往急症室或者尋找小兒外科醫生就診。

許多家長會問;兒童接受全身麻醉風險會更高嗎?除了闌尾炎可以以微創手術治療,還有什麼情況能選用微創手術?

其實,兒童接受手術時,一般都不能固定身體,甚至大喊掙扎,所以大部份手術都需要全身麻醉,令手術得以順利進行。現今的兒童麻醉技術和藥物已經很安全,更有兒童監控儀器作輔助。暫無研究理據証明,全身麻醉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會有顯著的負面影響。所以,如果孩子確實需要手術治療,尤其是有急症或意外的時候,家長不應擔心各種潛在風險而諱疾忌醫,拖延甚至拒絕進行手術。當然,若非急切需要接受手術,我亦會建議家長待孩子成長,身體機能較為成熟時才安排。

微創手術的宗旨在於施行手術時盡量縮小傷口面積,達至減少創傷、術後痛楚及感染風險,好讓患者盡快康復,重拾正常生活。現今兒童微創手術應用廣泛,涉及腸胃、肝膽、泌尿系統、卵巢等。就我的經驗來說,除了急性闌尾炎,另一個常見的微創手術就是修補兒童的腹股溝疝氣、即小腸氣。手術後可以即日出院,小切口亦無需拆線,術後幾乎無需擔心切口會留有疤痕,一次性治癒的成功機會非常高。

我認為「微創」手術對於兒童患者及其家人應有更深層的意義,「微創」的理念不單止局限在手術治療過程,術後傷口的大小等範疇,更應該應用到整個診療過程,包括由諮詢診斷、手術治療以至術後復健,在透過觀察病童、教育家長、提升手術的準確性及術後適當的傷口護理和復健方案,方能令到家長及病童身心都得到適當的照顧,達到真正的「微創」效果。

王珮瑤醫生
小兒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