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兒科 專題報導

小女孩飯量猛增卻又消瘦?!兒童糖尿病需重視

「家長們每每見到小孩能吃,就容易疏忽大意,直至小孩不斷的嘔吐、腹痛、呼吸深長、嗜睡、漠、體重下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林貫秋醫生叮囑。

許多人一直認為「糖尿病」是老人家和肥胖人群特有的「富貴病」,但沒想到嬰幼兒、兒童也會罹患糖尿病。我國兒童Ⅰ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為:1.04/10萬,並且發病率逐年增高,其中4-6歲和10-14歲為Ⅰ型糖尿病的高發年齡,1歲以下小兒發病較少見。

以下是我在臨床接觸的一個典型病例:

陳寶寶(化名),女孩、5歲,16kg。就醫前10余天,父母發現孩子特能吃,每餐進食2碗米飯,每天喝水2000ml左右,夜間上廁所5-6次,每次尿量都很多,但家長沒有察覺到異常,直至孩子越來越瘦、皮膚越來越黑、精神差、脾氣暴躁、口臭無比,父母察覺異樣後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抽血檢查結果如下圖:

只要家中或親朋好友患有糖尿病的都明白,血糖45 mmol/L意味著糖尿病,見此結果醫生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辦理住院手續,通過一系列完善的抽血化驗、超音波等檢查,小孩被確診「Ⅰ型糖尿病」。

兒童糖尿病多為1型

98%的兒童糖尿病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甚少,但隨着兒童肥胖症的增多而有增加的趨勢。

Ⅰ型糖尿病典型的症狀: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消瘦。但是嬰幼兒們多飲、多尿不易被發覺,很快即可發生脫水和酮症酸中毒;兒童因為夜尿增多而出現遺尿;年長兒還可以出現消瘦、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等體質顯著下降症狀。同時,進行相關血液檢查,就很容易確診這一疾病。

小孩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Ⅰ型糖尿病的確切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主要是在遺傳易感基因的基礎上,由於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了人體胰島β細胞的損傷和破壞,胰島素分泌減少至正常的10%時,就可以臨床症狀。

糖尿病是需要終身治療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合理使用胰島素(不能代替的一種藥物)、控制飲食、適當鍛煉、堅持自我監測血糖、長期堅持緩解小孩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健康成長。

切記:小孩患上糖尿病,家長千萬不要私自停藥,否則會出大問題!

林貫秋醫生
兒科副主任中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癌症怎麼樣才算治癒:看兩個方面

在臨床上,幾乎每位患者都會問醫生「我這個病還能治好嗎?」我在應診時也經常被問及這個問題。對於腫瘤患者而言,「治癒」這個詞是他們得病以來最期盼會發生的事。作為醫生,「治癒」具有特定的解釋,本文會探討「癌症治癒」的定義。

關於癌症治癒,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

對於患者及家屬所理解的「癌症治癒」,指的是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完全消失,身體恢復到患病前的健康狀態,而且腫瘤細胞永遠不會復發,患者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而從醫生的角度出發,一般不會輕易使用「治癒」這個詞,因為目前的醫療技術還未達到患者理解的治癒標準——以後可能會有技術達到,但目前尚未達標。如果醫生跟患者說「治癒」,難免會造成理解偏差,引致不必要的誤會,所以臨床上都是用五年生存率、十年生存率代替「治癒」一詞。

相比十年生存率,用得較多的是五年生存率。那麼,為什麼臨床上常用五年生存率的標準代替治癒呢?這就涉及大家聞之色變的事情——復發:

一般來說,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的首三年,是腫瘤轉移復發的高峰期。考慮到個體差異性,三年這個標準不能定得太死,時間便延長到五年。如果在治療的五年內都沒有復發,;便會大大降低之後復發的機會率。當腫瘤患者同時符合五年之內不復發、症狀減輕或消失、恢復正常生活品質三個標準時,醫學上便認定是「臨床治癒」。

這就是為什麼醫生在臨床上說「五年生存率」而不說「治癒」的原因。

而五年生存率這個過程還是有點漫長的,在這五年的時間內,我們要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復發或「治癒」呢?

一、複查

複查除了檢查腫瘤病灶情況,還要看一些實驗室指標。

腫瘤病灶主要看它有沒有消失或增大、消失或增大的比例是多少、持續了多長時間,這些都需要靠檢查才能得出數據;

而實驗室指標主要看腫瘤標誌物(又名腫瘤因子)的水準,這個指標要以動態觀察,不能單看一次腫瘤因子水平,要連成一個動態圖表,便於病情觀察。因此,筆者鼓勵患者或患者家屬將把每次同種指標的數值列出來製成線表,方便觀察。

二、自檢

除了檢查手段,患者最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一些患者的主觀感受也能作為評估指標,例如是否有體重下降、是否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症狀是否減輕等。

另外,就算達到了臨床治癒,患者也不能放棄複查,要遵醫囑進行複查,杜絕腫瘤一絲復發的機會。

田耕教授
腫瘤主任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肛門癌篩查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是最普遍的性病,分低風險引致病毒疣和高風險引致癌前病變兩大類型。在剛開始性有行為的人群中,首六個月已有超過一半的人染上HPV。另外,不要以為只是插入式性行為才會染上HPV,皮膚與皮膚或黏膜之間的接觸也可感染到HPV。九成以上的肛門癌是HPV導致,這個癌症的發率以每年約百分之二至三的速度上升,而且女性病發率 比男性高出一倍。

免疫力正常的人士染上HPV之後,身體大都可以將HPV擊退。但如果HPV屬高危型,在身體持續感染,就有機會在受感染的器官,包括肛門,引致細胞變異繼而成為癌前病變。高風險患上肛門癌的人群包括:

1.)曾經患上子宮頸、陰道及外陰癌症或前期病變的女士,她們患上肛門癌的風險是普通女性的20倍或以上;

2.)愛滋病患者,尤其當病情控制得不好的病人,而HIV陽性男男性接觸者的風險最高,是普通人群的80倍;

3.)因器官移植或其他疾病需要長期服用壓抑免疫力藥物之人士;

4.)吸煙者,如果擁有一個或以上高危因素的人士他們患上高階癌前病變的風險倍增,而高階癌前病變大概每年三百分之一會變為癌症 (五年風險約為十分之一)

在歐美一些先進國家,早在10多年前已經開始與高危人群中進行肛門癌的篩查。其原理跟幾十年前開始子宮頸癌篩查一樣,目的是找出早期的病變,從而進行監察或給予治療,以減低癌症發生的機會。整個檢查會先用手指探肛,然後取肛門細胞,再用子宮頸鏡的放大鏡,亦稱高分辨率肛門鏡(High Resolution Anoscopy (HRA)),將肛門周圍皮膚和裏面的內膜用白醋和碘質染色後看清楚有否病變跡象。如果有病變跡象,就需要取組織進行活檢去確定病變的嚴重程度。這個程序需要的技巧頗高,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可以進行。亞洲及大中華地區提供此篩查機構寥寥可數。於早期的癌前病變,醫生會採取持續觀察的策略,每六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如發現高階癌前病變,醫生可以給予病人治療,這可以包括外用的藥物、或用熱力或激光將受影響組織的表面燒灼剷除。篩查的目標是及早發現病變及作治療,肛門癌如果不幸到晚期才被發現,其治療會更複雜和更充滿挑戰性,病人的痛苦和死亡率亦會倍增。

經過多年在性健康的臨床觀察,筆者觀察到愛滋病(HIV/AIDS)由一種引致死亡絕症轉變為現在可以食藥壓抑病毒的慢性病,人們已經對它不再那麼恐懼。反而,HPV這隻極普遍和引致多種癌症的病毒,大部分的社會人士對自身的風險還是一知半解 ,這正是時候進行全民HPV深化教育!高風險類別人士應加以警覺,及早發現早期病變,以改善萬一不幸患上肛門癌的治療成果和預後。

黃天祐醫生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專題報導 泌尿外科

什麼是泌尿科?

「泌尿」是一個比較抽象難明的詞語,它既不是象形,也不是會意。「泌」解作液體從微孔排出,「尿」解作尿液。當然,醫學上的泌尿科,不單單只是處理排尿問題。

泌尿外科是芸芸外科專科中的其中之一,處理男性和女性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以及男性生殖器官(包括陰囊、睪丸、輸精管、精囊及前列腺)的疾病。在廣泛的泌尿科臨床範圍,美國泌尿協會訂立七個專科領域,包括:

  • 泌尿腫瘤(腎臟、膀胱、前列腺、睪丸、陰莖等)
  • 尿路結石(腎、輸尿管、膀胱、尿道)
  • 腎臟移植
  • 男性不育(精索靜脈曲張、先天或後天性生殖系統阻塞)
  • 神經泌尿(前列腺增生、排尿障礙、尿動力學評估、勃起功能障礙、早洩)
  • 女性泌尿(尿失禁、骨盆出口鬆弛、尿道憩室等)
  • 小兒泌尿(先天性畸形、隱性睪丸、輸尿管連接部梗阻、尿道瓣膜、膀胱輸尿管返流、包莖等)

然而,這七大領域也未能盡錄泌尿外科的所有範疇,例如尿路感染和泌尿生殖系統創傷等。臨床上,常見的泌尿問題包括小便困難、夜尿、小便失禁、前列腺增生、血尿、血精、泌尿系統腫瘤、腎或尿道結石、尿路感染、勃起功能障礙、早洩、男性不育、腎臟移植等等。若不幸患上泌尿系統疾病,應盡早向專科醫生求助,接受適當的檢查和治療。

梁耀霖醫生

梁耀霖醫生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內分泌及糖尿科 專題報導

肥胖症與糖尿病:數字以外的健康問題

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患者人數近年不斷增加,研究指出減重及控制血糖水平能減少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

要平衡生活質素及均衡營養

雖然控制體重及血糖有益處,但是它們只是健康狀況的其中一個指標。如果為了達到目標而承受太大壓力或接受太極端的控制方式,都有機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近年研究指出體重不只與進食量及活動量有關聯,腦部也參與控制能量及體重的控制,有機會在急速減重後增加營養吸收率令體重回彈。定下能與日常工作或生活配合的目標,循序漸進地把生活習慣分階段地改變,才能讓身心慢慢適應。

如果在控制體重及血糖的過程中獲得足夠推動力,能更有效改變生活習慣。家人及醫護人員的鼓勵,能增加積極性;保持飲食上的滿足感,能較易過渡到合適的飲食選擇。定期記錄體重或血糖水平,能讓自己了解身體的變化及進度,也能增加自己的參與感。

失衡的身體功能

高血糖或過重不只是一組數字,而是反映身體不能有效控制能量儲存的狀況。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症的其中一個病理是脂肪過量引起胰島素抗拒性。身體出現胰島素抗拒性讓胰島素功效下降,胰臟要加大胰島素分泌才能應付身體需要。胰島素的功能除了維持血糖水平外,也包括控制其他代謝作用,如脂肪細胞分解及血糖進入細胞的過程。當胰島素功能不足時,血液中糖分過高但細胞卻缺乏營養,長遠對身體機能有影響。

不少研究指出,長期高血糖或過重不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出現,其他代謝問題及部分癌症也與肥胖及二型糖尿病有關聯。糖尿病患者也會較血糖正常的人有多出3至5成機會受感染出現炎症,常見的有皮膚感染、尿道炎或耳部感染等。因此,血糖或體重指標只是一個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警號,就算在藥物幫助下達標也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希望失衡的身體功能可以慢慢改善。

長遠得益在於及早預防與合適治療

由身體開始出現胰島素抗拒性到血糖超標之間,有一個時期為「前期糖尿病」,如果能及早發現並作出合適治療,能藉減少胰臟負荷而降低變成糖尿病的機會。現今糖尿病治療的趨勢是要保護胰臟功能並盡量改善胰島素抗拒性,長遠地減少使用胰島素的可能性或使用量以及減少併發症的病發率。

合適的活動及進食量,不只有助保持體重或血糖在合適的水平,也能減輕胰臟負荷。部分糖尿病藥物能改善胰島素抗拒性,部分新型藥物更能幫助體重控制以及降低患者心臟或腎臟衰竭的風險。

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患者不應只著眼於數字是否達標,而應積極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均衡營養及改善身體失衡的功能,按醫護人員建議調整及按時用藥,並作出合適檢查及早發現相關的併發症及疾病。

歐陽亦璋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兒科 專題報導

小孩出汗多 是一種病嗎?

汗是由皮膚排出的一種津液。汗液能潤澤皮膚,調和營衛。小兒由於形氣未充、腠理疏薄,加之生機旺盛、清陽發越,在日常生活中,比成人容易出汗。若因天氣炎熱,或衣被過厚、或餵奶過急、或劇烈運動出汗更多,而無其他疾痛,不屬病態。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膚出汗量異常增多的情況局部性多汗症常初發於兒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有部分患者成年後會自然減輕症狀。

真正全身性多汗症少見,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廣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熱、風濕熱、結核病等。

小兒病證多發生於5歲以內

小兒汗證有自汗、盜汗之分。睡中出汗、醒時汗止者,稱盜汗;不分寤寐,無故汗出者,稱自汗。小兒汗證往往自汗、盜汗並見。

家長最為頭痛的事情是,小兒汗多,若未能及時拭幹,易於着涼,造成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喘息性疾病等。

汗證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有氣虛、陽虛、陰虛、血虛,營衛不和,還有心脾積熱、脾胃濕熱等。

汗證多以虛為主,補虛是治療汗證的基本原則,所以黃芪、桂枝、白術、防風、黨參、山藥、麥冬、浮小麥、麻黃根、大棗、五味子之品比較適合。

小兒多汗的常見誤區

所以家長們見小孩汗多,多給予補益之品,諸如:玉屏風口服液、生脈飲、龍骨牡蠣沖劑、虛汗停等等治療,但以下這種情況不適合用補藥、而且愈壞

濕熱型引起的汗證,症如:汗出膚熱、口臭及口瘡、面赤唇紅、口渴不欲飲,小便色黃、大便幹結,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濕熱引起的多汗,可以給予茵陳、燈芯草、山楂、穀芽、丹皮、竹葉之類的中藥。

下圖的舌苔,多為濕、熱、積滯,不能用補藥。

小孩多汗的照料重點:

  1. 小孩病後多汗,避免直接吹風,以免再次生病。
  2. 注意個人衞生,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和乾燥,拭汗用柔軟幹毛巾或紗布擦乾,勿用濕冷毛巾,以免受涼。
  3. 汗出過多致津傷氣耗者,應補充水分及容易消化而營養豐富的食物:魚肉、瘦肉、雞肉、雞蛋。勿食辛辣、煎炒、炙烤、肥甘厚味。
  4. 室內溫度濕度要調節適宜。
林貫秋醫生

林貫秋醫生
兒科副主任中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外科 華專脈搏季刊

華專脈搏 22年4月季刊

全程直擊肝病

華專脈搏 22年4月季刊 目錄醫生頁數
適當用藥 打好乙肝持久戰徐成智醫生6
肝癌防與治 醫與患共前潘冬平教授9
護肝為上屍肝供不應求 肝衰竭港人頭號敵手馮恩裕醫生12
黏膜下層剝離術的新進展李玉棠醫生15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 – 夏威醫生

你曾經接受過乙型肝炎的病毒測試嗎?

乙型肝炎屬於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主要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播,例如共用針筒、輸入帶菌者的血液或經性接觸感染。由於乙型肝炎有潛伏期,延遲發現不但增加了傳播的風險,更有機會引發肝癌,所以及早診斷乙型肝炎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非常重要。

乙型肝炎可引致肝癌

肝癌是香港癌症的頭三大殺手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1,500位罹患肝癌的病人死亡,當中有接近九成的肝癌由乙型肝炎引致。據統計,乙型肝炎帶菌者患上肝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接近100倍。由於肝癌的治療難度高,所以醫生要首先了解病人是否本身患有乙型肝炎,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加強治療肝癌的成效。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大部份的乙型肝炎患者都沒有病徵,一般要透過抽血和身體檢查去診斷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加上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所以及早發現乙型肝炎並進行癌症篩查是預防癌變的最有效辦法。乙型肝炎的檢查是透過測試抗原和病毒抗體去診斷,大約一至兩日便有結果。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

若確診患上乙型肝炎,醫生會視乎病人的病情處方抗病毒藥物,以抑制病毒的生長,同時或需配合其他藥物舒緩乙型肝炎引起的症狀。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乙型肝炎的病人每三至六個月覆檢,因為肝癌生長速度快,平均兩個月腫瘤體積可增大一倍,所以及早診斷可以在癌細胞擴散前進行根治性的手術治療,大大增加痊癒的機會。

肝癌的其他風險因素

雖然因乙型肝炎而導致的肝癌可以透過早期的診斷控制病情,減低惡化的機會,但病人亦需要同時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雙管齊下,將癌症的風險減至最低。除了乙型肝炎外,肝細胞癌的風險因素亦包括吸煙、酗酒、家族遺傳、接觸化學致癌物和其他類型的肝炎併發肝硬化。因此,肝癌難以預計,唯進行定期檢測,並妥善控制肝臟疾病的病情(如患有脂肪肝、肝硬化),將癌變風險減至最低。

肝癌的治療選擇

根治性的手術治療是對付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即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部份,務求將癌細胞全部清除。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往很多被認為不能治療的病例都可以透過嶄新的醫療技術處理。常見的肝癌治療方案包括:

肝癌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務求將未擴散的癌細胞完全消除。由於肝臟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切除部份病肝不會對病人的肝功能有長遠的嚴重影響。

射頻消融治療

消融治療是透過聚焦能量去消滅腫瘤,常用的有高聚焦超聲波(HIFU),射頻(RFA),微波(Microwave)及放射(SBRT),此類治療風險及副作用較少,亦可重覆進行,適合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衰退的病人採用。

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亦稱經肝動脈化學栓塞,此技術可以將藥物注入肝動脈並堵塞血管,使藥物停留在腫瘤並斷絕癌細胞的養份使其慢慢壞死,一般會配合化療和放射治療藥物使用。

新型放射技術治療

由於肝臟在身體的中間,以往一直認為放射治療對肝癌並不可行,會影響身體周遭器官。新型的放射技術可利用肝臟的輸血功能,將放射物質經導管集中放入肝臟,縮小腫瘤的體積。

多專科綜合會診

治療的方案會視乎病人的情況而制定,所以病人和醫生的溝通和定期監察病情十分重要。醫生與病人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建議風險最低、成效最好的治療。對於一些較複雜的病例,可透過多專科綜合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與其他範疇的醫學專家討論病情,為病人度身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增加肝癌病人的治癒和存活率,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內科腫瘤科 專題報導

肝癌治療愈見進步 新檢測方法助及早揪兇 – 張寬耀醫生

與肝癌同行11年病人與你現身說法

近日,資深藝人吳孟達因肝癌病逝,令肝癌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不少人慨嘆他走得如此突然。肝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不無原因,早期肝癌缺乏病徵,每100名肝癌患者之中至少有95名於確診之時病情已處於晚期階段,即癌細胞已經擴散,無法利用手術根治,餘下的5名經進一步檢查後,大約只剩3人能夠接受手術。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18年肝癌在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五,死亡率更高踞第三位,在1700宗新症當中,有1400名患者死於肝癌。肝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年紀越大,發病率也越高。然而,由於香港於19 87年開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步下降,現時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是從內地來港或是從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年長人士。

肝癌的成因

肝癌最常見的成因是乙型肝炎,其次是酗酒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由其他病毒、藥物、化學物質,以至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食物(如發霉花生)引發的肝炎。受損的肝臟細胞能自行修補及再生,惟長期如此會引起肝臟組織纖維化,甚至隨著時間發展成肝硬化。乙型肝炎至今尚未能根治,丙型肝炎則可透過藥物治療將病毒完全清除,避免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至於不少都市人患有的脂肪肝,其引起肝癌的機會不高,但仍有可能導致肝臟發炎而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故絕不能掉以輕心。

簡而準的嶄新驗血方法

雖說早期肝癌缺乏病徵,但仍可透過驗血檢測出來。假如血液中的甲胎蛋白超過400、本身是乙型肝炎帶菌者,或從影像掃描中發現腫瘤等,毋須進行組織活檢已能確定是肝癌。其他情況則須透過影像,包括超聲波、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及肝血管造影等配合組織活檢的結果才可確診。

近年,一種嶄新的LIVERFASt™血液檢測方法可作為確診肝癌的工具之一,從血液中的十種度數配合患者的性別、身高、體重和年齡來得出一個系數,讓醫生了解患者肝臟的纖維化、脂肪肝及發炎程度。有研究將LIVERFASt™與活檢作比較,結果顯示兩者有很高的對應。LIVERFASt™十分適合普通身體檢查,只需抽血已可概括得知患上肝癌的可能性,若發現有可疑,才作進一步檢查。而單單使用超音波掃描肝臟,會有機會出現漏網之魚,如果能夠配合LIVERFASt™的檢測指數則較為理想,因為醫生可根據指數在相關範圍內作出更仔細的檢查,特別是肝硬化,若沒有相對的指數,單靠超音波影像是很難作出判斷的。

多重治療方法治肝癌

承上文,肝癌治療的困難之處是大部分患者在確診之時病情已屆晚期,如果能夠利用手術切除,患者或有接近九成的一年存活期。若因腫瘤太大不適宜進行手術,在癌細胞尚未擴散的情況下,國際建議是進行肝臟移植,惟香港的活肝與屍肝供應不足,成功獲得肝臟移植的比例不高。幸而,現時有局部治療如Y90體內放射和經動脈栓塞化療等,即使不幸癌細胞已經擴散或不適合接受局部治療的患者,也有幾種療效相當理想的標靶藥可使用,患者的存活期得以延長。有研究發現,已出現擴散的肝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療或有助長期控制病情;另有研究指出,如在手術前使用CTLA-4和 PD-1結合的雙免疫治療,能增加手術完全切除腫瘤的機會。

防癌有法

要預防肝癌,建議非肝炎帶菌者每年接受一次檢查,若本身患有肝炎或肝硬化, 則應該增加檢查的頻密度。此外,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至關重要,宜持之以恆地保持適量運動,肥胖者應減重,糖尿病患者須控制血糖;飲食方面應避免攝取過量酒精,切勿進食發霉的食物,建議多進食含茄紅素和omega-3的食物,有助減低患癌風險。

與癌並存的分享

肝癌病人:
Michael 周國啟先生

Michael 周國啟先生現年68歲的周國啟先生(Michael)在2010年確診肝癌,肝臟有三顆腫瘤,當時他選擇利用微創消融術來消除腫瘤,沒想到術後短短兩年便復發。這次周先生選擇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但腫瘤在兩年後再一次死灰復燃,他無奈再捱一刀將腫瘤切除。接著,腫瘤竟每年復發,而醫生告訴他開刀的極限只有四次,故他決定以經皮消融的方法來對付腫瘤,惟此法只限於不超過3厘米的腫瘤。有見及此,周先生每隔三個月進行一次磁力共振,一發現腫瘤便馬上進行經皮消融術治療。豁達的他笑說:「一發現腫瘤便立刻做消融手術,不給它變大和肆虐的機會。如是者我已做了七次消融手術,所以你眼前的我仍然這麼健康。」同時,他又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天步行三小時,日落後不進食,晚上十時前就寢。他的自律生活讓他的病情有所逆轉,在最近做的肝臟測試指數也見好轉,且不見腫瘤的蹤影。儘管醫生表明他日後仍有很高的復發機會,甚至出現轉移,但如周先生所言:「至少我現在仍精神奕奕,暫時不用面對換肝的風險。與病魔交手,不能被它張牙舞爪嚇怕,保持良好的心態十分重要。人生本是一趟苦樂參半的旅程,要懂得留心並欣賞身邊美麗的事物,常存感恩的心。由確診至今,我就是這樣走過來。我已經68歲了,但願身體能多支持十年,便於願足矣!」

Michael 周國啟先生治療

能像周先生這樣帶病生存十一年的肝癌病人為數不多,但從他的例子可見,患上肝癌不等於絕路,最重要是積極面對治療,決心改變生活習慣,帶病延年絕非天方夜譚。

聽見周先生的分享,彷彿聽到這首歌在耳邊響起:

路縱崎嶇亦不怕受磨練
願一生中苦痛快樂也體驗
愉快悲哀在身邊轉又轉
風中賞雪 霧裡賞花 快樂迴旋
無用計較 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
還願確信 美景良辰在腳邊……

張寬耀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內分泌及糖尿科 專題報導

肥胖症與糖尿病-數字以外的健康問題 – 歐陽亦璋醫生

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患者人數近年不斷增加,研究指出減重及控制血糖水平能減少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

要平衡生活質素及均衡營養

雖然控制體重及血糖有益處,但是它們只是健康狀況的其中一個指標。如果為了達到目標而承受太大壓力或接受太極端的控制方式,都有機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近年研究指出體重不只與進食量及活動量有關聯,腦部也參與控制能量及體重的控制,有機會在急速減重後增加營養吸收率令體重回彈。定下能與日常工作或生活配合的目標,循序漸進地把生活習慣分階段地改變,才能讓身心慢慢適應。

如果在控制體重及血糖的過程中獲得足夠推動力,能更有效改變生活習慣。家人及醫護人員的鼓勵,能增加積極性;保持飲食上的滿足感,能較易過渡到合適的飲食選擇。定期記錄體重或血糖水平,能讓自己了解身體的變化及進度,也能增加自己的參與感。

失衡的身體功能

高血糖或過重不只是一組數字,而是反映身體不能有效控制能量儲存的狀況。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症的其中一個病理是脂肪過量引起胰島素抗拒性。身體出現胰島素抗拒性讓胰島素功效下降,胰臟要加大胰島素分泌才能應付身體需要。胰島素的功能除了維持血糖水平外,也包括控制其他代謝作用,如脂肪細胞分解及血糖進入細胞的過程。當胰島素功能不足時,血液中糖分過高但細胞卻缺乏營養,長遠對身體機能有影響。

不少研究指出,長期高血糖或過重不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出現,其他代謝問題及部分癌症也與肥胖及二型糖尿病有關聯。糖尿病患者也會較血糖正常的人有多出3至5成機會受感染出現炎症,常見的有皮膚感染、尿道炎或耳部感染等。因此,血糖或體重指標只是一個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警號,就算在藥物幫助下達標也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希望失衡的身體功能可以慢慢改善。

長遠得益在於及早預防與合適治療

由身體開始出現胰島素抗拒性到血糖超標之間,有一個時期為「前期糖尿病」,如果能及早發現並作出合適治療,能藉減少胰臟負荷而降低變成糖尿病的機會。現今糖尿病治療的趨勢是要保護胰臟功能並盡量改善胰島素抗拒性,長遠地減少使用胰島素的可能性或使用量以及減少併發症的病發率。

合適的活動及進食量,不只有助保持體重或血糖在合適的水平,也能減輕胰臟負荷。部分糖尿病藥物能改善胰島素抗拒性,部分新型藥物更能幫助體重控制以及降低患者心臟或腎臟衰竭的風險。

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患者不應只著眼於數字是否達標,而應積極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均衡營養及改善身體失衡的功能,按醫護人員建議調整及按時用藥,並作出合適檢查及早發現相關的併發症及疾病。

歐陽亦璋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