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專題報導 老人科

中風,把握治療及復康的黃金期 – 陳飛醫生

中風是引致死亡及傷殘的主要原因, 香港每日約有70人因中風入院, 雖然隨著科技進步,中風引致的死亡數字有所下降, 但引致的傷殘卻有增加趨勢…

另外大家都可能知道中風會引致半身不遂及影響自理能力,但我們腦部其他功能其實也會受中風影響的例如思維, 計畫能力, 計數, 閱讀,言語表達, 控制脾氣等等。

而中風引致的認知能力下降更不在少數, 僅次於阿茲海默症, 約三分一的認知障礙同和中風有關係。

預防勝於治療

中風是突然出現的血管問題, 一般沒有任何先兆。但當然如果有定時身體檢查,沒有高血壓, 高血糖, 高血脂的情況, 突然中風的機會也極微。就算有以上三高情況, 只要及早發現並加以控制, 亦大大減低中風的機會。

中風的復康

中風之後, 腦細胞在數小時內已經會損傷及死亡。但原來我們的腦部細胞有很強的可塑性。當原本那條神經線路因為腦部細胞受損而行不通, 我們的腦細胞可以在受損的地方附近, 慢慢搭通第二條路而到達終點, 而恢復原先的部分功能。 但要重新激活這些附近的腦細胞, 我們需要重複訓練而打通這些新的路線, 一般最少都要進行500-1000次重複訓練。

而隨著科技進步, 我們更可利用機械腳( 穿戴式外用骨絡機械人), 或機械手輔助我們增加訓練的機會。

另外這些復康練習也可以合虛擬實境及電子遊戲。令到這些重複的訓練不至於苦悶。

當然家人的支持也至為重要, 因為很多患者都末必可以接受自己身體忽然間轉差, 而變得情緒低落,失去復康動力。

藥物治療方面

治療主要是找出血管阻塞/爆裂的原因而加以控制, 例如控制三高及服用降膽固醇及抗血小板藥, 如心房顫動患者就要服用薄血藥。

因為腦細胞沒有養分供應會很快死亡, 所以現在治療主要為預防為主。 但如果及早一發現亦可以使用修補腦細胞的藥物。

Cerebrolysin , 一種由豬腦提煉出的腦神經生長因子, 不過要定期去醫院或診所吊針, 令到使用不太方便。

另外一種是含有(citicoline)胞苷二磷酸膽鹼腦細胞營養素, 幫助身體製造磷脂質,而磷脂酰膽鹼則對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十分重要. 有研究顯示, 服用三個月胞苷二磷酸膽鹼有助減少腦部創傷或中風患者的腦細胞受損, 有助改善患者的整體認知及自理能力。

但這些藥物主要在康復早期效果更明顯, 所以要提早察覺病情變化最為重要。

中風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如果本身具有潛在的高危因素, 例如中央肥胖,高膽固醇等。切忌諱疾忌醫, 不理不睬, 為身體埋下定時炸彈。因為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陳飛醫生
老人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膽囊息肉—該如何應對? – 潘冬平教授

許多人在接受身體檢查後,或許都會在肝膽超聲波報告中發現膽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的蹤影。根據研究顯示,膽囊息肉於成年人口中發病率約為5%,而大部分患者並無出現任何病徵。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許多市民都意識到息肉也許是癌症的先兆,或需切除以預防癌變。故在發現膽囊內長出息肉時,不免擔心會否演化成癌症、為是否需要手術而憂慮。

膽囊息肉的分類

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層上增生的組織,超聲波可見為膽囊內壁上的異常凸起物,成因包括不同的病變。較常見的是由膽固醇沉積刺激黏膜增生而形成的膽固醇息肉 (cholesterol polyp)。肥胖、血脂較高及有代謝症候群家族史的人士發病率較高,有時或會伴有膽結石。膽固醇息肉為良性,並不會發生癌變,但偶爾會造成和膽結石一樣的上腹痛,甚至會脫落並掉進膽管中,引起膽道阻塞或急性胰臟炎。

另一種膽囊息肉屬於腺瘤(adenoma),與大腸腺瘤一樣,有惡化成腺癌(adenocarcinoma)的機會;甚至在小部份案例中,息肉被發現時已為惡性 (malignant polyp)、即腺癌。超聲波檢查一般不能準確分辨膽固醇息肉和腺瘤,也未必能夠分辨息肉是良性抑或惡性,故對於體積較大的膽囊息肉,若擔心存在惡性病變,便需要接受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作進一步檢查。

治療膽囊息肉

根據文獻研究報告,所有經超聲波診斷到的膽囊息肉中,只有大約1%為惡性腫瘤,故並非所有膽囊息肉都必須除之而後快。體積小的膽囊息肉癌變風險較低,每六至十二個月接受超聲波定期觀察即可。若然膽囊息肉引起病徵,即使其直徑小於一厘米亦宜考慮外科手術切除。直徑超過一厘米的膽囊息肉演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大,而兩厘米以上的息肉更大部份都已有癌變。因此,一般一厘米以上的膽囊息肉皆應考慮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若在惡性病變發生後才切除,便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現時膽囊息肉的標準治療方式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能將像大腸息肉般以內視鏡切除。由於膽囊連接膽管,不直接連接胃腸,以現時的技術,內視鏡並不可能到達膽囊,遑論切除息肉。有些患者也許會擔心術後失去膽囊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器官,有幫助消化食物油分的作用,但大部份人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後並無任何不適,只有小部分患者在進食油膩的食物後,會較容易出現糞便稀軟或輕微腹瀉的情況,一般經過約兩到三個月的適應期便可恢復正常,期間多注意飲食、避免攝取油膩食物即可。

潘冬平教授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識飲識食防腸癌 – 潘冬松醫生

人體細胞每天都在自動更新,此乃正常的新陳代謝,惟當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異常變化,便有機會形成癌症。與其他細胞一樣,腸胃細胞會不斷分裂,且 生長速度較快,故在細胞更新的過程中更容易出現異常,因而形成大腸癌。

高風險一族應定期檢查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和遺傳基因等。部分大腸癌患者由於帶有具遺傳性/

的異常基因,故大腸黏膜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異常,他們患上大腸癌的機會較高,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患者等。由於這些因素都是後天無法改變的,故高風險人士更應多留意身體狀況和進行定期檢查,包括大腸鏡檢查和大便隱血測試,務求及早發現病變。

大腸癌同時也可以由後天因素誘發, 例如慢性腸炎。當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腸道細胞不斷受到刺激,發炎的細胞在頻繁的更新過程中,演變成腸癌的機率亦隨之升高。

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大腸癌亦是一種與飲食習慣高度相關的癌症。在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中,不少食物都有機會是致癌禍首,這也是大腸癌發病個案愈來愈多的原因之一。舉例說, 紅肉雖然營養價值豐富,但卻被列為「二級致癌物」,若進食過量可使患上大腸癌的機率大幅上升達三成。紅肉含有豐富的血紅素,若攝入過多血紅素內的鐵質,便會對細胞會造成氧化傷害,損及細胞內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當DNA受損,製造新細胞的過程中便更大機會出錯,形成癌症的風險也會升高。另一方面,食物經高溫處理後會釋放致癌物質,故煎炸和燒烤食品是少吃為妙。而煙肉、香腸、火腿、鹹魚和腐乳等加工食物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它們進入身體後,這些化學物質便會破壞體內的細胞與蛋白質,令身體失去控制細胞正常增生的功能,進食過量亦會增加患癌風險;其中煙肉和香腸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部分食品內的人造色素亦有致癌成分,消費者應加倍留神,盡量減少攝取致癌物質。

至於理想的食物選擇包括含豐富纖維的蔬菜和水果。蔬果含不同的營養素,其中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和維生素E都具有抗氧化功能,避免損害蛋白質、令DNA出現異常的氧化過程,因而有預防癌症的功效。

大腸癌常見謬誤

不少人認為攝取過多糖分是癌症的誘因之一,事實上並無證據表明糖份會直接導致癌症。話雖如此,過量攝取糖分仍是無益,因為糖分會被身體轉化成卡路里、再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引致肥胖問題,而肥胖正是患癌的風險因素之一,故過量攝取糖分或會間接地增加患癌風險。

近年有禁食可預防或治療癌症一說,並實也是謬誤一樁。此看法的支持者認為癌細胞的生長需要營養支持,故斷絕癌細胞的營養供給可達至「餓死」癌細胞的效果。誠然,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必要元素,禁食不但不能阻止癌細胞生長,反而會使人消瘦和變得虛弱。相反,攝取充足的營養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力,製造抑制癌症的細胞,有助患者在手術後加快恢復,從而有助抵禦癌症。

結語

預防癌症需由基本做起:攝取充分營養、保持運動的習慣和充足的睡眠、控制情緒和壓力,以及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這些雖是老生常談,卻是最為要緊之事。

潘冬松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抗癌之役勿忌口 營養均衡需講究 – 梁廣泉醫生

男性荷爾蒙乃前列腺癌的其中一個誘因。不少患者為了控制荷爾蒙水平,對日常飲食諸多忌諱,受情緒影響而失去食慾的更不在少數。事實上,日常飲食與前列腺癌發病無關,亦不會對病情造成影響。相反,患者在漫長的抗癌過程中,更該在生活中吃得更豐富,攝取更多營養之餘,自然亦讓人放寬心情、更有對抗癌症的動力。那麼,患者在治療期間該如何妥善安排三餐呢?

營養是資本

任何疾病都難免為患者帶來身心變化,連帶患者的食慾及飲食習慣也大多會受到影響。可病情本身未必會大程度減低患者的胃口,問題大多源自患者內心,覺得自己身患絕症,即便努力加餐也無補於事。其實,患者是否攝取足夠營養,大大影響著治療成效。若患者身體過於虛弱,他們也許根本無法接受手術、化療或電療,治療後也可能較難復原,甚至提升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胡亂忌口得不償失

另外,不少患者認為前列腺癌是男性荷爾蒙紊亂所致,因而避免進食一些據坊間指含高荷爾蒙或激素的食物,如雞肉、雞蛋和豆類,其實科學上兩者並無直接關係,因此而避吃這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只會阻礙營養攝取,得不償失。

部分患者縱然心態積極,食慾或消化功能卻難免受到藥物或放射治療的影響,出現胃口下降及嘔吐等副作用。此時,患者必須堅持攝取足夠營養,惟須稍微改變進食策略,例如少食多餐、均衡飲食等,尤其應多攝取具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如含有優質蛋白質及豐富奧米加-3的深海魚類等。

維持體魄方能制勝

作為醫者,最希望能見患者在抗癌期間保持理想體重,盡量避免出現體重急降的情況——抗癌如同一場戰事,士兵最少也應有氣有力。如真的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的問題,醫生或會按情況處方補充品,以彌補營養流失,尤其是前列腺癌患者大多年事已高,吞嚥及咀嚼能力相對較差,故會在他們的治療及飲食上作出相應調整。患者及其家人在需要時可與醫生商討,將患者轉介至註冊營養師跟進,透過餐單設計及改善飲食,讓體重回復正常。

多管齊下

此外,如上文所述,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年齡較大,常同時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和腎病等長期疾病,個案更為複雜。因此,他們在抗癌期間或有需要進行跨專科會診,一方面避免不同治療措施相沖,另一方面他們在飲食上也各有宜忌。例如若患者本身患有腎病、需透過營養補充劑額外攝取蛋白質,便須考慮會否加重腎臟負擔,影響癌症治療的成效。故這些案例都需要由不同的專科醫生相洽,再配合營養師的建議,才能為患者製訂合適的治療及飲食方案。

治療與康復期間飲食須知

  • 留意體重,避免體重急降或過重
  • 少食多餐代替每日三餐
  • 多吃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 多吃含豐富奧米加-3的魚類
  • 少吃紅肉及加工肉類
  • 少吃動物性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 適量運動增加營養攝取
  • 毋須刻意戒口及進補
  • 如遇飲食困難,諮詢註冊營養師設計飲食餐單
  • 諮詢主診醫生,按身體狀況使用營養補充品

梁廣泉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兒科 專題報導

小兒「詐肚痛」? 或暗藏闌尾炎危機 – 王珮瑤醫生

最近,朋友的孩子腹痛,初時以為是腸胃炎,故家長只讓他服用了普通藥物。豈料,小孩的病情不見起色,直至疼痛難忍才入院檢查,此時發現他闌尾發炎情況已很嚴重,更引致腹膜炎,腹內積聚膿水,必須立即做手術切除。因此一些看似普通的不適症狀,或隱藏著更嚴重的病症,不可小覷!如友人這類情況,當孩子感到腹痛,家長需留意什麼? 又該在何時帶他們求醫呢?

盲腸炎正式的學名是「闌尾炎」,是常見的兒童外科急症。闌尾又稱盲腸,即是大腸起端,一條沒有功能的細長管道。當有糞便或其他原因阻塞管道,就可能引致急性闌尾發炎。

孩童不擅長表達,往往令家長掉以輕心,誤以為腹痛不適是進食不潔食物所引起,加上早期急性闌尾炎的病徵與急性腸胃炎相似,同樣有發燒、腹痛及腹瀉等症狀,故兒童闌尾炎確實較難診斷,到確診時闌尾發炎的病情,可能已發展到嚴重程度,必須緊急動手術切除,以控制炎症。一般闌尾炎切除手術都會先嘗試進行微創腹腔鏡手術,若有其他因素增加了手術的風險,才會轉做傳統手術。

孩子腹痛時,家長要了解他們究竟是突然很痛,或者是時痛時不痛一段時間,這些都是影響診斷的關鍵。若小朋友能夠表達,可以嘗試詢問他們腹痛的位置和痛楚情況,去評估是否與進食或某些動作有關係,亦可以讓他們由一分至十分為痛楚評級,從而估計痛楚的嚴重程度或惡化情況,家長亦需同時留意孩子是否有其他病徵。若孩子年紀太小、不懂得表達,卻忽然腹部劇痛或發燒,甚至伴隨嘔吐、無法進食、腹瀉和大便帶血等等,便需立刻前往急症室或者尋找小兒外科醫生就診。

許多家長會問;兒童接受全身麻醉風險會更高嗎?除了闌尾炎可以以微創手術治療,還有什麼情況能選用微創手術?

其實,兒童接受手術時,一般都不能固定身體,甚至大喊掙扎,所以大部份手術都需要全身麻醉,令手術得以順利進行。現今的兒童麻醉技術和藥物已經很安全,更有兒童監控儀器作輔助。暫無研究理據証明,全身麻醉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會有顯著的負面影響。所以,如果孩子確實需要手術治療,尤其是有急症或意外的時候,家長不應擔心各種潛在風險而諱疾忌醫,拖延甚至拒絕進行手術。當然,若非急切需要接受手術,我亦會建議家長待孩子成長,身體機能較為成熟時才安排。

微創手術的宗旨在於施行手術時盡量縮小傷口面積,達至減少創傷、術後痛楚及感染風險,好讓患者盡快康復,重拾正常生活。現今兒童微創手術應用廣泛,涉及腸胃、肝膽、泌尿系統、卵巢等。就我的經驗來說,除了急性闌尾炎,另一個常見的微創手術就是修補兒童的腹股溝疝氣、即小腸氣。手術後可以即日出院,小切口亦無需拆線,術後幾乎無需擔心切口會留有疤痕,一次性治癒的成功機會非常高。

我認為「微創」手術對於兒童患者及其家人應有更深層的意義,「微創」的理念不單止局限在手術治療過程,術後傷口的大小等範疇,更應該應用到整個診療過程,包括由諮詢診斷、手術治療以至術後復健,在透過觀察病童、教育家長、提升手術的準確性及術後適當的傷口護理和復健方案,方能令到家長及病童身心都得到適當的照顧,達到真正的「微創」效果。

王珮瑤醫生
小兒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專科 專題報導 腦神經科

十大警號當心柏金遜症 – 馮斌熙醫生

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的腦神經退化性疾病。當腦幹內稱作「黑質」的部位退化,無法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便會影響身體的活動能力,是為「柏金遜症」。然而,早期的柏金遜症病徵不易察覺,患者多會誤以為是一般的機能退化,而輕微的症狀往往會被跟其他小病痛混淆,令人掉以輕心。有人說:年紀大了,筋骨越來越不靈活,眼矇耳聾又手震,走路開始出現困難也是平常事。又有人懷疑:睡眠質素每況日下,時常便秘,有時又感到頭暈,這是否預示著柏金遜症的光臨呢?下文將為大家一一分解。

整體而言,柏金遜症的早期病徵可分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又稱自主神經系統障礙)兩大類。

運動症狀

  1. 靜止性震顫

若在活動時相安無事,卻在坐下或放鬆的狀態下,出現手指、腿部、下巴或牙骹輕微顫抖的情況;這種病徵便稱作靜止性震顫,是柏金遜症的早期病徵之一。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姆指和食指像在揉搓藥丸一樣顫動(pill rolling tremor)。患者通常只有一隻手指在顫抖,而非所有手指。臨床上亦見過只有手腕出現震顫的患者。

誠然,劇烈運動或是受傷後肢體顫抖也許屬正常現象。此外,在疾病的早期,柏金遜症的震顫和原發性震顫是難以分辨的。幸而,目前可以利用多巴胺轉運體腦部顯像(dopamine transporter scintigraphy),為患者注射顯影劑並接受造影,便能查出腦部是否缺乏多巴胺,從而幫助斷症。

2. 字體愈寫愈小

柏金遜症患者書寫的字體也許會變得愈來愈小,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也變得較從前擠擁;字體也有可能變得非常潦草,彷彿在手指不斷顫動下寫成。此外,患者握筆時手部或有繃緊的感覺。

當然,如最近手部受傷或患上五十肩,亦會影響書寫,自然導致字體潦草。又例如患有白內障,同樣會因為視線模糊而難以書寫。因此仔細辨認病徵至關重要,倘若情況持續便要加倍警惕。

3. 步行時出現困難

柏金遜症的另一病徵為手臂或腿部僵硬,尤其在起步時更甚,覺得腳板彷彿像被黏在地面上,但起步後僵硬的感覺便會消失。有患者能夠自如跑步,起步卻異常困難,必須望著地面才能把腿提起。此外,肩部或臀部僵硬或疼痛,也是早期柏金遜症的症狀之一。可以留意的是,患者的手臂在走路時也許不會前後擺動,而且通常由一邊手臂開始,到後期病徵擴展到雙臂。

自然,手臂或肩部受傷,或是關節炎也會導致類似的情況;故宜仔細觀察身體狀況,不應妄下定論。

4. 曲背

曲背也是柏金遜症的表徵之一。若是發現自己的站姿較從前扭曲或異常,便要加倍留神。需注意的是,柏金遜症造成的姿勢不正確,大多指盤骨前傾多於腰背的彎曲。此外,如果是由年事漸長等因素造成的結構性曲背,患者是無法把背挺直的。但是,柏金遜症患者若有意識地挺直腰背,卻能夠成功。醫生在檢查時會著患者站立,並在其背上輕輕一推,以觀察其反應。

5. 聲音變小

聲音變得細小和沙啞、時常被要求重複話語,並非是別人的聽力下降了,而有可能是柏金遜症病徵的呈現。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也能令人的聲音出現變化,痊癒後聲音便理應恢復如常。若不然,便要提高警惕,留意是否出現其他病徵。

6. 面具臉

即使並非心情不佳,患者的面部表情往往缺乏變化,經常擺出嚴肅、沮喪或憤怒的表情,又或眼神空洞、不常眨眼睛,這被稱為「面具臉」,是柏金遜症的病徵之一。通常,「面具臉」會連同聲音細小的病徵,同時被患者家人察覺。不過,有些藥物可能讓人表情嚴肅呆板,但若停藥後仍出現此狀況便要細心留意。

非運動症狀(自主神經系統障礙)

7. 喪失嗅覺

難以聞到香蕉、檸檬等氣味,煮菜時也嗅不到餸菜味時,若不是患上流感或者鼻塞的緣故,便有可能是柏金遜症的病徵。

8. 睡眠質素欠佳

當患者躺在床上或快要入睡時,雙腿也許會有螞蟻爬過的感覺,帶有強烈郁動雙腿的欲望,稱為「不安腿綜合症」(restless leg syndrome),並與柏金遜症相關。另外,熟睡後經常造惡夢,在夢中大叫大嚷、揮舞手腳,甚至打傷身邊人,而到醒來時又清晰記得夢境,很大機率是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它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跟柏金遜症有關。雖然偶然發惡夢、睡覺時翻來覆去都是正常的,惟若經常發生及情況持續便要求醫,接受睡眠測試。

9. 便秘

每天也無法輕鬆排便看似是個輕微的問題,卻可以是柏金遜症的早期症狀。假如已經攝取足夠的纖維和水份,但便秘的情況卻持續,便要正視問題。同時,亦需留意是否正在服用可能引起便秘的藥物。

10. 頭暈

輕微頭暈是早期柏金遜症的病徵之一。經常感受到像暈船浪一樣的暈眩感,有可能是柏金遜症的警號。到了病情後期,患者可能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例如從椅子上站起來時會感到暈眩等。臨床上亦有患者在步行時也感到頭暈的個案。若撇除飢餓和睡眠不足等因素,卻依然出現持續頭暈的情況,便應提高警覺。需留意的是,嚴重暈眩至天旋地轉,嘔吐大作則未必跟柏金遜症有關。

結語

上述早期病徵因人而異。若出現任何單一症狀時毋須過份憂心,只需繼續觀察身體狀況。但若持續地出現多於一個症狀,便應儘快求醫。及早發現患病並對症下藥,就能控制病徵、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減輕疾病帶來的困擾。

馮斌熙醫生
腦神經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淺談大頸泡徵狀和治療 – 馮明杰醫生


甲狀腺腫塊,俗稱「大頸泡」,乃常見於成年女性的疾病,平均每二十人便有一人患上此症。有研究顯示,人類一生中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發現甲狀腺結節,惟確切的成因至今仍未被醫學界證實。

由於市民對自身健康的意識提升,身體檢查日趨普及,也有不少患者因為其他醫療需要接受造影檢查,意外發現甲狀腺腫塊。根據統計,若有十分一的人口會於頸部超聲波檢查時發現甲狀腺腫塊,可見情況相當普遍。

甲狀腺是荷爾蒙器官之一,負責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如果荷爾蒙分泌失調,便會影響其功能,對身體造成影響。

患者的病徵因甲狀腺素分泌情況而異:甲狀腺機能亢奮的患者會感到精力旺盛及躁動,出現失眠、心悸及胃口大增的症狀,但體重卻會下降。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則會反應遲緩,經常感到疲倦、氣虛無力,身體也會出現浮腫。

一般求診者除了擔心頸喉脹大而影響外觀之外,最主要還是擔心患上癌症。實際上,經驗血、超聲波及微針穿刺等檢查後發現,九成以上個案均屬良性結節。良性結節如果沒有持續增大,嚴重影響外觀,或因阻塞氣管、食道而影響吞嚥, 則未必需要施行手術,只需定期檢查便可。

不少患者會問:現在微創手術普及,是否已經不用擔憂甲狀腺手術導致頸部留下疤痕的問題呢?也有人聽聞可以在腋下或胸前開一個創口,利用儀器伸至頸部進行手術。然而,這種手術的創傷性其實不低於傳統手術,只是傷口在不明顯的位置而已。近年亦有經口部切除甲狀腺的病例,但效果有待印證。可見若非必要,避免進行手術才是最佳的「無創」。

那麼「大頸泡」人士是否要從此戒吃海產呢?事實上,除了正接受放射碘治療的甲狀腺癌患者,或是荷爾蒙失調的患者,其他患者大部分都不需要戒口。

馮明杰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專題報導 腸胃肝臟科

新脂肪肝檢測方法 準確度與安全性俱高 – 畢耀權醫生

脂肪肝是指肝臟內不尋常地積聚脂肪,當肝臟內的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便屬於脂肪肝。脂肪肝主要分為酒精性脂肪肝(繼發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原發性)兩大類,繼發性脂肪肝的成因可以是酗酒、慢性丙型肝炎或與甲狀腺機能失調等,後者則是成因未明的脂肪肝,大部份患者都屬於此類。一般而言,脂肪肝不會對身體構成重大影響,惟部份患者會出現脂肪性肝炎,令肝細胞受損,引起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影響肝臟功能。

發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與患上脂肪肝的年期沒有關連,然而,肥胖、糖尿病、血壓高及高膽固醇的患者,患上脂肪性肝炎的機率較大,所以患者一旦發現有脂肪肝,最好盡快求醫作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由於脂肪肝不會引起明顯症狀,部分脂肪肝患者更沒有肥胖問題,很多時患者因為驗血才知道肝臟功能有異,或進行超聲波掃描才得知患上脂肪肝。也有少數患者在診斷時已出現肝硬化及其併發症,例如腹水、腳腫、腸臟出血甚至肝癌。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定期做健康檢查是最理想的,萬一發現有脂肪肝的情況,也能及早改善。一般的脂肪肝大多能長期維持穩定,對肝臟亦沒有不良影響,惟脂肪性肝炎就不一樣,除了脂肪積聚外,更會導致肝臟發炎,肝臟細胞在不斷受損的情況下,長遠造成疤痕並形成肝纖維化及肝硬化。

雖然脂肪肝患者不會有長遠的後遺症,但這其實是一個健康警號,表示身體的新陳代謝出現問題。此外,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高膽固醇、糖尿病及高血壓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病及腦中風的風險,但原來脂肪肝患者比沒有脂肪肝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心臟病及腦血管病,因此患者絕不能掉以輕心。

要了解脂肪肝是否嚴重,可以分為三個範疇:第一是肝脂肪量,肝脂肪量越高,肝臟惡化的機會也較高。第二是肝組織發炎情況,大部份脂肪肝只是脂肪聚積並沒有發炎,否則就是脂肪性肝炎。第三是肝纖維化的程度,脂肪性肝炎可以導致肝纖維化,患者發病時肝纖維化程度可以預視病況惡化的機會。當然肝臟穿刺活組織檢查可以對以上三項作出準確的評估,但是因為檢查屬入侵性,有一定的風險,由於大部份患者只是普通脂肪在肝臟積聚,病況不會惡化,肝臟組織不會是例行檢查。

現時有多種非入侵性的檢查可以評估脂肪肝病情,有透過量度肝臟柔軟度來評估肝纖維程度的肝纖維化掃描。也有透過血液中的生物標記物加上一些臨床數據作運算的指數,有效地推算肝脂肪比例、發炎情況及肝纖維化的程度。這無疑為患者提供了另一項既準確又安全性高的診斷工具。

畢耀權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忍出來的癌:癌症的警告要留心

現在大家都是談癌色變,但是癌症是突然出現的嗎?不是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進程。癌症的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

「癌前病變一定會發展成為癌嗎?」

「癌前病變有可能發展成為癌,但是它不是癌症早期,癌前病變與癌症,就好比雞蛋與小雞的關係,癌前病變要想發展成癌,是需要達到一定條件的,如果癌症能在癌前病變時就能及時處理治療,是可以將癌症扼殺於搖籃之中的。」

癌前病變可能是你以為的「小毛病」,千萬別以為忍忍就沒事。
癌前病變,這條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你一定要防住了!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

近年來,罹患胃病的人越來越多,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癌變風險比較高。胃鏡檢查時,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

如果胃部經常會腫脹,有痛楚,而且還有食欲不振等表現,就要高度懷疑是患上慢性萎縮性胃炎了。

如何防住?
慢性萎縮性胃炎通過胃鏡及黏膜活檢可以確診,只要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
• 建議淺表性胃炎每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慢性萎縮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鏡,並積極治療。
• 檢測幽門螺桿菌,視情況進行規範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腺瘤性息肉→腸癌

腸息肉有很多類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比較高。而且,95%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一般從息肉到癌變,平均要5-15年。

如何防住?

一旦發現息肉,便通過腸鏡把息肉切掉,能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生。

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五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每年1次肛門指檢。千萬別因為羞恥就放棄肛門指檢,肛門指檢能發現50%-70%的直腸癌。

肺結節→肺癌

肺癌是我國以及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有一些肺結節可能就是肺癌的早期病變,特別是那種「磨玻璃」樣的肺結節。如果結節在短期內逐漸長大,就要高度警惕了。

如何防住?

若發現高危肺結節,應該盡早集行手術切除!
• 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 吸煙者肺癌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10倍,而戒煙可明顯降低肺癌發生率。
• 防室內微小環境空氣污染,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 烹飪盡量減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開窗戶、開抽油煙機,炒菜後抽油煙機要再開5-10分鐘。

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長在手掌、足蹠、外陰部等易摩擦部位,與其他痣相比癌變可能性高,惡性黑色素瘤的五年生存率不超過5%。

如何防住?

• 去皮膚科手術切除「高危痣」。

• 避免摩擦和刺激任何的痣,特別不能摳破痣。

雖然,萎縮性胃炎、腸息肉、肺結節、交界瘤等情況可能與癌症相關,但是它們要發展成為癌症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不必驚慌。但是一旦發現也要引起重視,聽從醫囑,積極治療。

田耕教授
腫瘤主任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癌中之王 – 胰臟癌

癌症本身已令人聞之色變,而預後相對較差的胰臟癌更有「癌王」之稱,把肺癌、大腸癌比下去,被普遍認為是癌症中最可怕的一種。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CHANEL創意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和米芝蓮名廚侯布雄(Joël Robuchon)便是死於胰臟癌。胰臟癌並非常見癌症,但它的可怕之處在於其高達九成的死亡率,甚至連診斷過程也困難重重,更何況治療。到底胰臟癌為何如此難纏?患上胰臟癌又有什麼症狀?如何準確地檢測出來呢?

胰臟癌死亡率高的三大原因

胰臟癌並非本港十大常見癌症,卻是致命癌症的第六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08年至2017年間胰臟癌的發病人數只有6080人,死亡人數卻達5613人。一旦癌細胞擴散,胰臟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低於5%。如此高的死亡率,主要與幾個原因有關:

1. 手術風險高
胰臟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療,就是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但前提是癌細胞並沒有擴散,且患者的身體狀況能夠承受。由於胰臟的結構和位置複雜,即使可進行手術,手術難度也相當高,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及死亡風險。

2. 容易擴散
胰臟的位置特別,胰臟癌細胞很容易潛伏在周邊的脂肪、淋巴或血管組織,令病情發展至中後期的時候,癌細胞大多已經局部影響附近器官,故無法進行手術,只能採取姑息性治療,例如電療、化療和藥物治療等,惟只能減緩病情惡化的速度。

3. 復發機會高
胰臟癌容易潛伏和擴散的特性,令患者即使成功進行切除腫瘤手術,癌細胞也有機會殘留在其他組織,導致早期復發。

早期胰臟癌難以察覺

與許多癌症一樣,胰臟癌發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也很易錯過。胰臟癌的症狀取決於腫瘤的位置:

少於半數確診時能透過手術切除

胰頭
  • 較初期:腫瘤壓迫或擴散至膽管導致黃疸,包括皮膚黃、眼白黃、小便茶色等徵狀。
  • 較後期:癌細胞入侵十二指腸,導致進食困難、嘔血、痾血、黑大便等徵狀。
胰尾
  • 較初期:通常沒有影響其他器官,可能沒任何症狀,只會隱約感到上腹或背痛。
  • 較後期:腫瘤影響胃部,或導致胃口變差、易滯;甚至胃潰瘍出血,因而嘔血、大便變黑色。

胰臟癌的發現時機直接影響手術的可行性和存活率。由於大多患者在出現症狀後才求醫接受檢查,病情大多已經擴散,故少於一半患者在確診時的狀況適合接受手術。而部份患者在進行身體檢查時偶然發現腫瘤,腫瘤尚未發展至很大的體積,手術切除成功機率較高。

追蹤高危族

最理想的做法,是像其他癌症一樣追蹤高危族,定期安排檢查,希望找出未有症狀的早期患者。綜合醫院管理局和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數據顯示,胰臟癌較常見於45歲以上的人士,而且大部分符合以下風險因素:

  • 糖尿病
  • 患慢性胰臟炎
  • 有相關家族病史
  • 吸煙
  • 超重

然而,迄今為止,醫學界仍未掌握胰臟癌的確切成因,也未能百分百確定誰是高危族群,因為它與遺傳、性別、飲食習慣等似乎沒有顯著的關係。而慢性胰臟炎和胰臟癌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未成立,只是這類患者通常因慢性胰臟炎而接受檢查,並從中發現腫瘤。

一般定期體檢也難以發現胰臟癌

定期體檢又是否可行呢?原來未必,因為一般檢查很難找出胰臟癌。胰臟位於後腹,被胃等器官擋住,一般的腹部超聲波未必看到異常;驗血測量癌指數,其靈敏性和準繩度也不太高──癌指數受很多因素影響,或會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只能作為參考。要準確診斷胰臟癌,必須經過一系列專門的檢查,其中比較主要的項目包括:

驗血(主要檢查癌指數CA19-9或CEA)

檢驗血液中有沒有出現可能涉及胰臟癌的某些蛋白質。不過,有可能出現指數高但實非患癌(假陽性)或指數正常卻患癌(假陰性)的情況,所以不會用作診斷的唯一依據,而會視為診斷的其中一個參考數字,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其他檢查。

影像檢查

  1. 增強性電腦掃瞄
    由於腫瘤與正常組織的供血有分別,因此可以先在血管注射顯影劑。顯影劑隨血液循環流到胰臟後,就可透過電腦掃瞄觀察血流的異常,判斷胰臟是否有癌組織。
  1. 磁力共振
    掃瞄膽管、胰管,觀察其結構和狀況,例如有沒有阻塞的地方、有沒有腫瘤跡象及腫瘤組織的情況等,詳細程度大概與電腦掃瞄的結果相若。
  1. 正電子掃描
    先將放射性葡萄糖注入血液循環,由於癌細胞的新陳代謝比普通細胞高,會吸收更多葡萄糖,故放射性葡萄糖就會積聚在有大量癌細胞的位置。此時再透過掃瞄偵測高濃度放射性元素的部位,就可判斷胰臟有沒有癌細胞。

抽取細胞組織:內窺鏡超聲波

常用於患者已接受多項檢查懷疑胰臟有腫瘤,卻未能確定是否惡性的情況。由於很大部分的胰臟緊貼胃部,可先以內窺鏡進入胃部,然後在胃壁對胰臟進行超聲波,此舉能更清楚地觀察胰臟,並進行細針穿刺(FNA)抽取腫瘤細胞組織,進行化驗。

早期檢測有方法?

目前發現胰臟癌主要依靠症狀,準確診斷胰臟癌幾乎是「過五關斬六將」,不但要患者留意到微小的身體異常,醫生也要察覺到與胰臟有關的跡象,再安排檢查。

不過,倘病情仍處於早期階段,只要腫瘤大於一厘米,便可靠以上的影像檢查檢測得到。如果需要定期檢查,增強性電腦掃瞄是必須的選項,因為輻射和顯影劑對人體的影響相對較小。愈準確的檢查風險愈高,如以內窺鏡超聲波抽取腫瘤細胞組織是最準確的檢測方法,但可能會傷及胃部或引致嚴重的併發症,一般是迫不得已才考慮進行。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