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健康智庫 內科腫瘤科 外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第七集 「華專脈搏」之「健康智庫」|癌症治療方案

癌症的治療方式日新月異,除了較為人熟悉的外科手術、化學治療之外,一些新式治療法近年亦越趨普及,今集特別邀請了三位醫生為大家介紹一下各種癌症治療方法的原理及適用對象,希望能加深大家對癌症治療的認識,幫助癌症患者與醫生商討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要根治癌症,很多時手術都是醫生的首選。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教授表示手術一般適用於早期癌症,即癌細胞未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的階段,而一旦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單靠手術是不足夠的,必須配合其他輔助性治療以減低復發機會。

至於放射治療,亦即是俗稱的「電療」則是透過輻射破壞癌細胞的遺傳物質,使癌細胞無法成長和分裂。臨床腫瘤專科張寛耀醫生指,放射治療大多只適用於局部性的治療,例如鼻咽癌。

血液及血液腫瘤專科馬承恩醫生則為大家講解化學治療(化療)的原理。化療是一種利用藥物去破壞癌細胞的治療,透過殺死轉移至其他身體部位的癌細胞,抑制癌細胞擴張。

其實,癌症能否完全治癒,大多取決於病人確診時的期數及腫瘤的具體情況。不過,即使病人確診時已屆晚期,無法根治,現時仍有不同治療可以縮小腫瘤或減緩腫瘤的生長速度,讓病人減輕痛楚並延長生命。

分類
健康智庫 外科 臨床腫瘤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第五集 「華專脈搏」之「健康智庫」|拆解癌症謬誤

說起癌症,人人都聞風色變,雖然不同的癌症期數存活率有異,但當病人被宣告患癌一刻,內心仍不免感到恐慌,覺得死亡變得觸手可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因癌症而去世的病人達一千萬;而在香港,患癌離世人士亦佔全港整體死亡人數三成,癌症的威脅不可忽視,因此如何及早發現癌症的先兆,便對我們非常重要。

血液及血液腫瘤專科馬承恩醫生表示,不同癌症有不同徵兆和症狀,這取決於癌症源於哪個部位、腫瘤的大小,以及它對器官或組織的影響有多少。如果癌症已擴散轉移,那麼徵兆和症狀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只不過,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教授坦言,大部分癌症早期的症狀未必很嚴重,甚至有部分癌症早期完全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他提醒,任何症狀都不應該被忽視,尤其當該症狀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或是持續惡化時,便應盡快徵詢家庭醫生的意見,以判斷是否需要作進一步的篩查。

求診時,當患者的徵兆和症狀未能夠為醫生提供足夠的診斷信息,此時便需要借助醫學檢驗,如X光、血液檢查或組織切片等檢查。臨床腫瘤專科張寛耀醫生亦藉此機會與我們分享多項癌症如肺癌、子宮頸癌、乳癌以及肝癌等早期篩查方法。

分類
外科 華專脈搏季刊

華專脈搏 22年4月季刊

全程直擊肝病

華專脈搏 22年4月季刊 目錄醫生頁數
適當用藥 打好乙肝持久戰徐成智醫生6
肝癌防與治 醫與患共前潘冬平教授9
護肝為上屍肝供不應求 肝衰竭港人頭號敵手馮恩裕醫生12
黏膜下層剝離術的新進展李玉棠醫生15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 – 夏威醫生

你曾經接受過乙型肝炎的病毒測試嗎?

乙型肝炎屬於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主要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播,例如共用針筒、輸入帶菌者的血液或經性接觸感染。由於乙型肝炎有潛伏期,延遲發現不但增加了傳播的風險,更有機會引發肝癌,所以及早診斷乙型肝炎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非常重要。

乙型肝炎可引致肝癌

肝癌是香港癌症的頭三大殺手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1,500位罹患肝癌的病人死亡,當中有接近九成的肝癌由乙型肝炎引致。據統計,乙型肝炎帶菌者患上肝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接近100倍。由於肝癌的治療難度高,所以醫生要首先了解病人是否本身患有乙型肝炎,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加強治療肝癌的成效。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大部份的乙型肝炎患者都沒有病徵,一般要透過抽血和身體檢查去診斷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加上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所以及早發現乙型肝炎並進行癌症篩查是預防癌變的最有效辦法。乙型肝炎的檢查是透過測試抗原和病毒抗體去診斷,大約一至兩日便有結果。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

若確診患上乙型肝炎,醫生會視乎病人的病情處方抗病毒藥物,以抑制病毒的生長,同時或需配合其他藥物舒緩乙型肝炎引起的症狀。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乙型肝炎的病人每三至六個月覆檢,因為肝癌生長速度快,平均兩個月腫瘤體積可增大一倍,所以及早診斷可以在癌細胞擴散前進行根治性的手術治療,大大增加痊癒的機會。

肝癌的其他風險因素

雖然因乙型肝炎而導致的肝癌可以透過早期的診斷控制病情,減低惡化的機會,但病人亦需要同時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雙管齊下,將癌症的風險減至最低。除了乙型肝炎外,肝細胞癌的風險因素亦包括吸煙、酗酒、家族遺傳、接觸化學致癌物和其他類型的肝炎併發肝硬化。因此,肝癌難以預計,唯進行定期檢測,並妥善控制肝臟疾病的病情(如患有脂肪肝、肝硬化),將癌變風險減至最低。

肝癌的治療選擇

根治性的手術治療是對付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即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部份,務求將癌細胞全部清除。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往很多被認為不能治療的病例都可以透過嶄新的醫療技術處理。常見的肝癌治療方案包括:

肝癌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務求將未擴散的癌細胞完全消除。由於肝臟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切除部份病肝不會對病人的肝功能有長遠的嚴重影響。

射頻消融治療

消融治療是透過聚焦能量去消滅腫瘤,常用的有高聚焦超聲波(HIFU),射頻(RFA),微波(Microwave)及放射(SBRT),此類治療風險及副作用較少,亦可重覆進行,適合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衰退的病人採用。

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亦稱經肝動脈化學栓塞,此技術可以將藥物注入肝動脈並堵塞血管,使藥物停留在腫瘤並斷絕癌細胞的養份使其慢慢壞死,一般會配合化療和放射治療藥物使用。

新型放射技術治療

由於肝臟在身體的中間,以往一直認為放射治療對肝癌並不可行,會影響身體周遭器官。新型的放射技術可利用肝臟的輸血功能,將放射物質經導管集中放入肝臟,縮小腫瘤的體積。

多專科綜合會診

治療的方案會視乎病人的情況而制定,所以病人和醫生的溝通和定期監察病情十分重要。醫生與病人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建議風險最低、成效最好的治療。對於一些較複雜的病例,可透過多專科綜合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與其他範疇的醫學專家討論病情,為病人度身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增加肝癌病人的治癒和存活率,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膽囊息肉—該如何應對? – 潘冬平教授

許多人在接受身體檢查後,或許都會在肝膽超聲波報告中發現膽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的蹤影。根據研究顯示,膽囊息肉於成年人口中發病率約為5%,而大部分患者並無出現任何病徵。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許多市民都意識到息肉也許是癌症的先兆,或需切除以預防癌變。故在發現膽囊內長出息肉時,不免擔心會否演化成癌症、為是否需要手術而憂慮。

膽囊息肉的分類

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層上增生的組織,超聲波可見為膽囊內壁上的異常凸起物,成因包括不同的病變。較常見的是由膽固醇沉積刺激黏膜增生而形成的膽固醇息肉 (cholesterol polyp)。肥胖、血脂較高及有代謝症候群家族史的人士發病率較高,有時或會伴有膽結石。膽固醇息肉為良性,並不會發生癌變,但偶爾會造成和膽結石一樣的上腹痛,甚至會脫落並掉進膽管中,引起膽道阻塞或急性胰臟炎。

另一種膽囊息肉屬於腺瘤(adenoma),與大腸腺瘤一樣,有惡化成腺癌(adenocarcinoma)的機會;甚至在小部份案例中,息肉被發現時已為惡性 (malignant polyp)、即腺癌。超聲波檢查一般不能準確分辨膽固醇息肉和腺瘤,也未必能夠分辨息肉是良性抑或惡性,故對於體積較大的膽囊息肉,若擔心存在惡性病變,便需要接受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作進一步檢查。

治療膽囊息肉

根據文獻研究報告,所有經超聲波診斷到的膽囊息肉中,只有大約1%為惡性腫瘤,故並非所有膽囊息肉都必須除之而後快。體積小的膽囊息肉癌變風險較低,每六至十二個月接受超聲波定期觀察即可。若然膽囊息肉引起病徵,即使其直徑小於一厘米亦宜考慮外科手術切除。直徑超過一厘米的膽囊息肉演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大,而兩厘米以上的息肉更大部份都已有癌變。因此,一般一厘米以上的膽囊息肉皆應考慮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若在惡性病變發生後才切除,便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現時膽囊息肉的標準治療方式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能將像大腸息肉般以內視鏡切除。由於膽囊連接膽管,不直接連接胃腸,以現時的技術,內視鏡並不可能到達膽囊,遑論切除息肉。有些患者也許會擔心術後失去膽囊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器官,有幫助消化食物油分的作用,但大部份人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後並無任何不適,只有小部分患者在進食油膩的食物後,會較容易出現糞便稀軟或輕微腹瀉的情況,一般經過約兩到三個月的適應期便可恢復正常,期間多注意飲食、避免攝取油膩食物即可。

潘冬平教授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識飲識食防腸癌 – 潘冬松醫生

人體細胞每天都在自動更新,此乃正常的新陳代謝,惟當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異常變化,便有機會形成癌症。與其他細胞一樣,腸胃細胞會不斷分裂,且 生長速度較快,故在細胞更新的過程中更容易出現異常,因而形成大腸癌。

高風險一族應定期檢查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和遺傳基因等。部分大腸癌患者由於帶有具遺傳性/

的異常基因,故大腸黏膜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異常,他們患上大腸癌的機會較高,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患者等。由於這些因素都是後天無法改變的,故高風險人士更應多留意身體狀況和進行定期檢查,包括大腸鏡檢查和大便隱血測試,務求及早發現病變。

大腸癌同時也可以由後天因素誘發, 例如慢性腸炎。當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腸道細胞不斷受到刺激,發炎的細胞在頻繁的更新過程中,演變成腸癌的機率亦隨之升高。

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大腸癌亦是一種與飲食習慣高度相關的癌症。在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中,不少食物都有機會是致癌禍首,這也是大腸癌發病個案愈來愈多的原因之一。舉例說, 紅肉雖然營養價值豐富,但卻被列為「二級致癌物」,若進食過量可使患上大腸癌的機率大幅上升達三成。紅肉含有豐富的血紅素,若攝入過多血紅素內的鐵質,便會對細胞會造成氧化傷害,損及細胞內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當DNA受損,製造新細胞的過程中便更大機會出錯,形成癌症的風險也會升高。另一方面,食物經高溫處理後會釋放致癌物質,故煎炸和燒烤食品是少吃為妙。而煙肉、香腸、火腿、鹹魚和腐乳等加工食物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它們進入身體後,這些化學物質便會破壞體內的細胞與蛋白質,令身體失去控制細胞正常增生的功能,進食過量亦會增加患癌風險;其中煙肉和香腸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部分食品內的人造色素亦有致癌成分,消費者應加倍留神,盡量減少攝取致癌物質。

至於理想的食物選擇包括含豐富纖維的蔬菜和水果。蔬果含不同的營養素,其中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和維生素E都具有抗氧化功能,避免損害蛋白質、令DNA出現異常的氧化過程,因而有預防癌症的功效。

大腸癌常見謬誤

不少人認為攝取過多糖分是癌症的誘因之一,事實上並無證據表明糖份會直接導致癌症。話雖如此,過量攝取糖分仍是無益,因為糖分會被身體轉化成卡路里、再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引致肥胖問題,而肥胖正是患癌的風險因素之一,故過量攝取糖分或會間接地增加患癌風險。

近年有禁食可預防或治療癌症一說,並實也是謬誤一樁。此看法的支持者認為癌細胞的生長需要營養支持,故斷絕癌細胞的營養供給可達至「餓死」癌細胞的效果。誠然,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必要元素,禁食不但不能阻止癌細胞生長,反而會使人消瘦和變得虛弱。相反,攝取充足的營養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力,製造抑制癌症的細胞,有助患者在手術後加快恢復,從而有助抵禦癌症。

結語

預防癌症需由基本做起:攝取充分營養、保持運動的習慣和充足的睡眠、控制情緒和壓力,以及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這些雖是老生常談,卻是最為要緊之事。

潘冬松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淺談大頸泡徵狀和治療 – 馮明杰醫生


甲狀腺腫塊,俗稱「大頸泡」,乃常見於成年女性的疾病,平均每二十人便有一人患上此症。有研究顯示,人類一生中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發現甲狀腺結節,惟確切的成因至今仍未被醫學界證實。

由於市民對自身健康的意識提升,身體檢查日趨普及,也有不少患者因為其他醫療需要接受造影檢查,意外發現甲狀腺腫塊。根據統計,若有十分一的人口會於頸部超聲波檢查時發現甲狀腺腫塊,可見情況相當普遍。

甲狀腺是荷爾蒙器官之一,負責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如果荷爾蒙分泌失調,便會影響其功能,對身體造成影響。

患者的病徵因甲狀腺素分泌情況而異:甲狀腺機能亢奮的患者會感到精力旺盛及躁動,出現失眠、心悸及胃口大增的症狀,但體重卻會下降。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則會反應遲緩,經常感到疲倦、氣虛無力,身體也會出現浮腫。

一般求診者除了擔心頸喉脹大而影響外觀之外,最主要還是擔心患上癌症。實際上,經驗血、超聲波及微針穿刺等檢查後發現,九成以上個案均屬良性結節。良性結節如果沒有持續增大,嚴重影響外觀,或因阻塞氣管、食道而影響吞嚥, 則未必需要施行手術,只需定期檢查便可。

不少患者會問:現在微創手術普及,是否已經不用擔憂甲狀腺手術導致頸部留下疤痕的問題呢?也有人聽聞可以在腋下或胸前開一個創口,利用儀器伸至頸部進行手術。然而,這種手術的創傷性其實不低於傳統手術,只是傷口在不明顯的位置而已。近年亦有經口部切除甲狀腺的病例,但效果有待印證。可見若非必要,避免進行手術才是最佳的「無創」。

那麼「大頸泡」人士是否要從此戒吃海產呢?事實上,除了正接受放射碘治療的甲狀腺癌患者,或是荷爾蒙失調的患者,其他患者大部分都不需要戒口。

馮明杰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癌中之王 – 胰臟癌

癌症本身已令人聞之色變,而預後相對較差的胰臟癌更有「癌王」之稱,把肺癌、大腸癌比下去,被普遍認為是癌症中最可怕的一種。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CHANEL創意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和米芝蓮名廚侯布雄(Joël Robuchon)便是死於胰臟癌。胰臟癌並非常見癌症,但它的可怕之處在於其高達九成的死亡率,甚至連診斷過程也困難重重,更何況治療。到底胰臟癌為何如此難纏?患上胰臟癌又有什麼症狀?如何準確地檢測出來呢?

胰臟癌死亡率高的三大原因

胰臟癌並非本港十大常見癌症,卻是致命癌症的第六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08年至2017年間胰臟癌的發病人數只有6080人,死亡人數卻達5613人。一旦癌細胞擴散,胰臟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低於5%。如此高的死亡率,主要與幾個原因有關:

1. 手術風險高
胰臟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療,就是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但前提是癌細胞並沒有擴散,且患者的身體狀況能夠承受。由於胰臟的結構和位置複雜,即使可進行手術,手術難度也相當高,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及死亡風險。

2. 容易擴散
胰臟的位置特別,胰臟癌細胞很容易潛伏在周邊的脂肪、淋巴或血管組織,令病情發展至中後期的時候,癌細胞大多已經局部影響附近器官,故無法進行手術,只能採取姑息性治療,例如電療、化療和藥物治療等,惟只能減緩病情惡化的速度。

3. 復發機會高
胰臟癌容易潛伏和擴散的特性,令患者即使成功進行切除腫瘤手術,癌細胞也有機會殘留在其他組織,導致早期復發。

早期胰臟癌難以察覺

與許多癌症一樣,胰臟癌發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也很易錯過。胰臟癌的症狀取決於腫瘤的位置:

少於半數確診時能透過手術切除

胰頭
  • 較初期:腫瘤壓迫或擴散至膽管導致黃疸,包括皮膚黃、眼白黃、小便茶色等徵狀。
  • 較後期:癌細胞入侵十二指腸,導致進食困難、嘔血、痾血、黑大便等徵狀。
胰尾
  • 較初期:通常沒有影響其他器官,可能沒任何症狀,只會隱約感到上腹或背痛。
  • 較後期:腫瘤影響胃部,或導致胃口變差、易滯;甚至胃潰瘍出血,因而嘔血、大便變黑色。

胰臟癌的發現時機直接影響手術的可行性和存活率。由於大多患者在出現症狀後才求醫接受檢查,病情大多已經擴散,故少於一半患者在確診時的狀況適合接受手術。而部份患者在進行身體檢查時偶然發現腫瘤,腫瘤尚未發展至很大的體積,手術切除成功機率較高。

追蹤高危族

最理想的做法,是像其他癌症一樣追蹤高危族,定期安排檢查,希望找出未有症狀的早期患者。綜合醫院管理局和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數據顯示,胰臟癌較常見於45歲以上的人士,而且大部分符合以下風險因素:

  • 糖尿病
  • 患慢性胰臟炎
  • 有相關家族病史
  • 吸煙
  • 超重

然而,迄今為止,醫學界仍未掌握胰臟癌的確切成因,也未能百分百確定誰是高危族群,因為它與遺傳、性別、飲食習慣等似乎沒有顯著的關係。而慢性胰臟炎和胰臟癌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未成立,只是這類患者通常因慢性胰臟炎而接受檢查,並從中發現腫瘤。

一般定期體檢也難以發現胰臟癌

定期體檢又是否可行呢?原來未必,因為一般檢查很難找出胰臟癌。胰臟位於後腹,被胃等器官擋住,一般的腹部超聲波未必看到異常;驗血測量癌指數,其靈敏性和準繩度也不太高──癌指數受很多因素影響,或會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只能作為參考。要準確診斷胰臟癌,必須經過一系列專門的檢查,其中比較主要的項目包括:

驗血(主要檢查癌指數CA19-9或CEA)

檢驗血液中有沒有出現可能涉及胰臟癌的某些蛋白質。不過,有可能出現指數高但實非患癌(假陽性)或指數正常卻患癌(假陰性)的情況,所以不會用作診斷的唯一依據,而會視為診斷的其中一個參考數字,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其他檢查。

影像檢查

  1. 增強性電腦掃瞄
    由於腫瘤與正常組織的供血有分別,因此可以先在血管注射顯影劑。顯影劑隨血液循環流到胰臟後,就可透過電腦掃瞄觀察血流的異常,判斷胰臟是否有癌組織。
  1. 磁力共振
    掃瞄膽管、胰管,觀察其結構和狀況,例如有沒有阻塞的地方、有沒有腫瘤跡象及腫瘤組織的情況等,詳細程度大概與電腦掃瞄的結果相若。
  1. 正電子掃描
    先將放射性葡萄糖注入血液循環,由於癌細胞的新陳代謝比普通細胞高,會吸收更多葡萄糖,故放射性葡萄糖就會積聚在有大量癌細胞的位置。此時再透過掃瞄偵測高濃度放射性元素的部位,就可判斷胰臟有沒有癌細胞。

抽取細胞組織:內窺鏡超聲波

常用於患者已接受多項檢查懷疑胰臟有腫瘤,卻未能確定是否惡性的情況。由於很大部分的胰臟緊貼胃部,可先以內窺鏡進入胃部,然後在胃壁對胰臟進行超聲波,此舉能更清楚地觀察胰臟,並進行細針穿刺(FNA)抽取腫瘤細胞組織,進行化驗。

早期檢測有方法?

目前發現胰臟癌主要依靠症狀,準確診斷胰臟癌幾乎是「過五關斬六將」,不但要患者留意到微小的身體異常,醫生也要察覺到與胰臟有關的跡象,再安排檢查。

不過,倘病情仍處於早期階段,只要腫瘤大於一厘米,便可靠以上的影像檢查檢測得到。如果需要定期檢查,增強性電腦掃瞄是必須的選項,因為輻射和顯影劑對人體的影響相對較小。愈準確的檢查風險愈高,如以內窺鏡超聲波抽取腫瘤細胞組織是最準確的檢測方法,但可能會傷及胃部或引致嚴重的併發症,一般是迫不得已才考慮進行。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