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 – 夏威醫生

你曾經接受過乙型肝炎的病毒測試嗎?

乙型肝炎屬於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主要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播,例如共用針筒、輸入帶菌者的血液或經性接觸感染。由於乙型肝炎有潛伏期,延遲發現不但增加了傳播的風險,更有機會引發肝癌,所以及早診斷乙型肝炎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非常重要。

乙型肝炎可引致肝癌

肝癌是香港癌症的頭三大殺手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1,500位罹患肝癌的病人死亡,當中有接近九成的肝癌由乙型肝炎引致。據統計,乙型肝炎帶菌者患上肝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接近100倍。由於肝癌的治療難度高,所以醫生要首先了解病人是否本身患有乙型肝炎,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加強治療肝癌的成效。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大部份的乙型肝炎患者都沒有病徵,一般要透過抽血和身體檢查去診斷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加上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所以及早發現乙型肝炎並進行癌症篩查是預防癌變的最有效辦法。乙型肝炎的檢查是透過測試抗原和病毒抗體去診斷,大約一至兩日便有結果。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

若確診患上乙型肝炎,醫生會視乎病人的病情處方抗病毒藥物,以抑制病毒的生長,同時或需配合其他藥物舒緩乙型肝炎引起的症狀。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乙型肝炎的病人每三至六個月覆檢,因為肝癌生長速度快,平均兩個月腫瘤體積可增大一倍,所以及早診斷可以在癌細胞擴散前進行根治性的手術治療,大大增加痊癒的機會。

肝癌的其他風險因素

雖然因乙型肝炎而導致的肝癌可以透過早期的診斷控制病情,減低惡化的機會,但病人亦需要同時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雙管齊下,將癌症的風險減至最低。除了乙型肝炎外,肝細胞癌的風險因素亦包括吸煙、酗酒、家族遺傳、接觸化學致癌物和其他類型的肝炎併發肝硬化。因此,肝癌難以預計,唯進行定期檢測,並妥善控制肝臟疾病的病情(如患有脂肪肝、肝硬化),將癌變風險減至最低。

肝癌的治療選擇

根治性的手術治療是對付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即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部份,務求將癌細胞全部清除。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往很多被認為不能治療的病例都可以透過嶄新的醫療技術處理。常見的肝癌治療方案包括:

肝癌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務求將未擴散的癌細胞完全消除。由於肝臟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切除部份病肝不會對病人的肝功能有長遠的嚴重影響。

射頻消融治療

消融治療是透過聚焦能量去消滅腫瘤,常用的有高聚焦超聲波(HIFU),射頻(RFA),微波(Microwave)及放射(SBRT),此類治療風險及副作用較少,亦可重覆進行,適合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衰退的病人採用。

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亦稱經肝動脈化學栓塞,此技術可以將藥物注入肝動脈並堵塞血管,使藥物停留在腫瘤並斷絕癌細胞的養份使其慢慢壞死,一般會配合化療和放射治療藥物使用。

新型放射技術治療

由於肝臟在身體的中間,以往一直認為放射治療對肝癌並不可行,會影響身體周遭器官。新型的放射技術可利用肝臟的輸血功能,將放射物質經導管集中放入肝臟,縮小腫瘤的體積。

多專科綜合會診

治療的方案會視乎病人的情況而制定,所以病人和醫生的溝通和定期監察病情十分重要。醫生與病人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建議風險最低、成效最好的治療。對於一些較複雜的病例,可透過多專科綜合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與其他範疇的醫學專家討論病情,為病人度身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增加肝癌病人的治癒和存活率,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癌中之王 – 胰臟癌

癌症本身已令人聞之色變,而預後相對較差的胰臟癌更有「癌王」之稱,把肺癌、大腸癌比下去,被普遍認為是癌症中最可怕的一種。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CHANEL創意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和米芝蓮名廚侯布雄(Joël Robuchon)便是死於胰臟癌。胰臟癌並非常見癌症,但它的可怕之處在於其高達九成的死亡率,甚至連診斷過程也困難重重,更何況治療。到底胰臟癌為何如此難纏?患上胰臟癌又有什麼症狀?如何準確地檢測出來呢?

胰臟癌死亡率高的三大原因

胰臟癌並非本港十大常見癌症,卻是致命癌症的第六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08年至2017年間胰臟癌的發病人數只有6080人,死亡人數卻達5613人。一旦癌細胞擴散,胰臟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低於5%。如此高的死亡率,主要與幾個原因有關:

1. 手術風險高
胰臟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療,就是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但前提是癌細胞並沒有擴散,且患者的身體狀況能夠承受。由於胰臟的結構和位置複雜,即使可進行手術,手術難度也相當高,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及死亡風險。

2. 容易擴散
胰臟的位置特別,胰臟癌細胞很容易潛伏在周邊的脂肪、淋巴或血管組織,令病情發展至中後期的時候,癌細胞大多已經局部影響附近器官,故無法進行手術,只能採取姑息性治療,例如電療、化療和藥物治療等,惟只能減緩病情惡化的速度。

3. 復發機會高
胰臟癌容易潛伏和擴散的特性,令患者即使成功進行切除腫瘤手術,癌細胞也有機會殘留在其他組織,導致早期復發。

早期胰臟癌難以察覺

與許多癌症一樣,胰臟癌發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也很易錯過。胰臟癌的症狀取決於腫瘤的位置:

少於半數確診時能透過手術切除

胰頭
  • 較初期:腫瘤壓迫或擴散至膽管導致黃疸,包括皮膚黃、眼白黃、小便茶色等徵狀。
  • 較後期:癌細胞入侵十二指腸,導致進食困難、嘔血、痾血、黑大便等徵狀。
胰尾
  • 較初期:通常沒有影響其他器官,可能沒任何症狀,只會隱約感到上腹或背痛。
  • 較後期:腫瘤影響胃部,或導致胃口變差、易滯;甚至胃潰瘍出血,因而嘔血、大便變黑色。

胰臟癌的發現時機直接影響手術的可行性和存活率。由於大多患者在出現症狀後才求醫接受檢查,病情大多已經擴散,故少於一半患者在確診時的狀況適合接受手術。而部份患者在進行身體檢查時偶然發現腫瘤,腫瘤尚未發展至很大的體積,手術切除成功機率較高。

追蹤高危族

最理想的做法,是像其他癌症一樣追蹤高危族,定期安排檢查,希望找出未有症狀的早期患者。綜合醫院管理局和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數據顯示,胰臟癌較常見於45歲以上的人士,而且大部分符合以下風險因素:

  • 糖尿病
  • 患慢性胰臟炎
  • 有相關家族病史
  • 吸煙
  • 超重

然而,迄今為止,醫學界仍未掌握胰臟癌的確切成因,也未能百分百確定誰是高危族群,因為它與遺傳、性別、飲食習慣等似乎沒有顯著的關係。而慢性胰臟炎和胰臟癌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未成立,只是這類患者通常因慢性胰臟炎而接受檢查,並從中發現腫瘤。

一般定期體檢也難以發現胰臟癌

定期體檢又是否可行呢?原來未必,因為一般檢查很難找出胰臟癌。胰臟位於後腹,被胃等器官擋住,一般的腹部超聲波未必看到異常;驗血測量癌指數,其靈敏性和準繩度也不太高──癌指數受很多因素影響,或會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只能作為參考。要準確診斷胰臟癌,必須經過一系列專門的檢查,其中比較主要的項目包括:

驗血(主要檢查癌指數CA19-9或CEA)

檢驗血液中有沒有出現可能涉及胰臟癌的某些蛋白質。不過,有可能出現指數高但實非患癌(假陽性)或指數正常卻患癌(假陰性)的情況,所以不會用作診斷的唯一依據,而會視為診斷的其中一個參考數字,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其他檢查。

影像檢查

  1. 增強性電腦掃瞄
    由於腫瘤與正常組織的供血有分別,因此可以先在血管注射顯影劑。顯影劑隨血液循環流到胰臟後,就可透過電腦掃瞄觀察血流的異常,判斷胰臟是否有癌組織。
  1. 磁力共振
    掃瞄膽管、胰管,觀察其結構和狀況,例如有沒有阻塞的地方、有沒有腫瘤跡象及腫瘤組織的情況等,詳細程度大概與電腦掃瞄的結果相若。
  1. 正電子掃描
    先將放射性葡萄糖注入血液循環,由於癌細胞的新陳代謝比普通細胞高,會吸收更多葡萄糖,故放射性葡萄糖就會積聚在有大量癌細胞的位置。此時再透過掃瞄偵測高濃度放射性元素的部位,就可判斷胰臟有沒有癌細胞。

抽取細胞組織:內窺鏡超聲波

常用於患者已接受多項檢查懷疑胰臟有腫瘤,卻未能確定是否惡性的情況。由於很大部分的胰臟緊貼胃部,可先以內窺鏡進入胃部,然後在胃壁對胰臟進行超聲波,此舉能更清楚地觀察胰臟,並進行細針穿刺(FNA)抽取腫瘤細胞組織,進行化驗。

早期檢測有方法?

目前發現胰臟癌主要依靠症狀,準確診斷胰臟癌幾乎是「過五關斬六將」,不但要患者留意到微小的身體異常,醫生也要察覺到與胰臟有關的跡象,再安排檢查。

不過,倘病情仍處於早期階段,只要腫瘤大於一厘米,便可靠以上的影像檢查檢測得到。如果需要定期檢查,增強性電腦掃瞄是必須的選項,因為輻射和顯影劑對人體的影響相對較小。愈準確的檢查風險愈高,如以內窺鏡超聲波抽取腫瘤細胞組織是最準確的檢測方法,但可能會傷及胃部或引致嚴重的併發症,一般是迫不得已才考慮進行。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報導轉載︰大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