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接受身體檢查後,或許都會在肝膽超聲波報告中發現膽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的蹤影。根據研究顯示,膽囊息肉於成年人口中發病率約為5%,而大部分患者並無出現任何病徵。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許多市民都意識到息肉也許是癌症的先兆,或需切除以預防癌變。故在發現膽囊內長出息肉時,不免擔心會否演化成癌症、為是否需要手術而憂慮。
膽囊息肉的分類
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層上增生的組織,超聲波可見為膽囊內壁上的異常凸起物,成因包括不同的病變。較常見的是由膽固醇沉積刺激黏膜增生而形成的膽固醇息肉 (cholesterol polyp)。肥胖、血脂較高及有代謝症候群家族史的人士發病率較高,有時或會伴有膽結石。膽固醇息肉為良性,並不會發生癌變,但偶爾會造成和膽結石一樣的上腹痛,甚至會脫落並掉進膽管中,引起膽道阻塞或急性胰臟炎。
另一種膽囊息肉屬於腺瘤(adenoma),與大腸腺瘤一樣,有惡化成腺癌(adenocarcinoma)的機會;甚至在小部份案例中,息肉被發現時已為惡性 (malignant polyp)、即腺癌。超聲波檢查一般不能準確分辨膽固醇息肉和腺瘤,也未必能夠分辨息肉是良性抑或惡性,故對於體積較大的膽囊息肉,若擔心存在惡性病變,便需要接受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作進一步檢查。
治療膽囊息肉
根據文獻研究報告,所有經超聲波診斷到的膽囊息肉中,只有大約1%為惡性腫瘤,故並非所有膽囊息肉都必須除之而後快。體積小的膽囊息肉癌變風險較低,每六至十二個月接受超聲波定期觀察即可。若然膽囊息肉引起病徵,即使其直徑小於一厘米亦宜考慮外科手術切除。直徑超過一厘米的膽囊息肉演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大,而兩厘米以上的息肉更大部份都已有癌變。因此,一般一厘米以上的膽囊息肉皆應考慮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若在惡性病變發生後才切除,便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現時膽囊息肉的標準治療方式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能將像大腸息肉般以內視鏡切除。由於膽囊連接膽管,不直接連接胃腸,以現時的技術,內視鏡並不可能到達膽囊,遑論切除息肉。有些患者也許會擔心術後失去膽囊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器官,有幫助消化食物油分的作用,但大部份人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後並無任何不適,只有小部分患者在進食油膩的食物後,會較容易出現糞便稀軟或輕微腹瀉的情況,一般經過約兩到三個月的適應期便可恢復正常,期間多注意飲食、避免攝取油膩食物即可。
潘冬平教授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