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外科 專題報導

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 – 夏威醫生

你曾經接受過乙型肝炎的病毒測試嗎?

乙型肝炎屬於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主要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播,例如共用針筒、輸入帶菌者的血液或經性接觸感染。由於乙型肝炎有潛伏期,延遲發現不但增加了傳播的風險,更有機會引發肝癌,所以及早診斷乙型肝炎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非常重要。

乙型肝炎可引致肝癌

肝癌是香港癌症的頭三大殺手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1,500位罹患肝癌的病人死亡,當中有接近九成的肝癌由乙型肝炎引致。據統計,乙型肝炎帶菌者患上肝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接近100倍。由於肝癌的治療難度高,所以醫生要首先了解病人是否本身患有乙型肝炎,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加強治療肝癌的成效。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大部份的乙型肝炎患者都沒有病徵,一般要透過抽血和身體檢查去診斷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加上乙型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所以及早發現乙型肝炎並進行癌症篩查是預防癌變的最有效辦法。乙型肝炎的檢查是透過測試抗原和病毒抗體去診斷,大約一至兩日便有結果。

定期檢查是診斷乙肝

若確診患上乙型肝炎,醫生會視乎病人的病情處方抗病毒藥物,以抑制病毒的生長,同時或需配合其他藥物舒緩乙型肝炎引起的症狀。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乙型肝炎的病人每三至六個月覆檢,因為肝癌生長速度快,平均兩個月腫瘤體積可增大一倍,所以及早診斷可以在癌細胞擴散前進行根治性的手術治療,大大增加痊癒的機會。

肝癌的其他風險因素

雖然因乙型肝炎而導致的肝癌可以透過早期的診斷控制病情,減低惡化的機會,但病人亦需要同時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雙管齊下,將癌症的風險減至最低。除了乙型肝炎外,肝細胞癌的風險因素亦包括吸煙、酗酒、家族遺傳、接觸化學致癌物和其他類型的肝炎併發肝硬化。因此,肝癌難以預計,唯進行定期檢測,並妥善控制肝臟疾病的病情(如患有脂肪肝、肝硬化),將癌變風險減至最低。

肝癌的治療選擇

根治性的手術治療是對付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即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部份,務求將癌細胞全部清除。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往很多被認為不能治療的病例都可以透過嶄新的醫療技術處理。常見的肝癌治療方案包括:

肝癌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最理想方法,務求將未擴散的癌細胞完全消除。由於肝臟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切除部份病肝不會對病人的肝功能有長遠的嚴重影響。

射頻消融治療

消融治療是透過聚焦能量去消滅腫瘤,常用的有高聚焦超聲波(HIFU),射頻(RFA),微波(Microwave)及放射(SBRT),此類治療風險及副作用較少,亦可重覆進行,適合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衰退的病人採用。

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亦稱經肝動脈化學栓塞,此技術可以將藥物注入肝動脈並堵塞血管,使藥物停留在腫瘤並斷絕癌細胞的養份使其慢慢壞死,一般會配合化療和放射治療藥物使用。

新型放射技術治療

由於肝臟在身體的中間,以往一直認為放射治療對肝癌並不可行,會影響身體周遭器官。新型的放射技術可利用肝臟的輸血功能,將放射物質經導管集中放入肝臟,縮小腫瘤的體積。

多專科綜合會診

治療的方案會視乎病人的情況而制定,所以病人和醫生的溝通和定期監察病情十分重要。醫生與病人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建議風險最低、成效最好的治療。對於一些較複雜的病例,可透過多專科綜合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與其他範疇的醫學專家討論病情,為病人度身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增加肝癌病人的治癒和存活率,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夏威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內科腫瘤科 專題報導

肝癌治療愈見進步 新檢測方法助及早揪兇 – 張寬耀醫生

與肝癌同行11年病人與你現身說法

近日,資深藝人吳孟達因肝癌病逝,令肝癌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不少人慨嘆他走得如此突然。肝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不無原因,早期肝癌缺乏病徵,每100名肝癌患者之中至少有95名於確診之時病情已處於晚期階段,即癌細胞已經擴散,無法利用手術根治,餘下的5名經進一步檢查後,大約只剩3人能夠接受手術。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18年肝癌在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五,死亡率更高踞第三位,在1700宗新症當中,有1400名患者死於肝癌。肝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年紀越大,發病率也越高。然而,由於香港於19 87年開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步下降,現時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是從內地來港或是從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年長人士。

肝癌的成因

肝癌最常見的成因是乙型肝炎,其次是酗酒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由其他病毒、藥物、化學物質,以至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食物(如發霉花生)引發的肝炎。受損的肝臟細胞能自行修補及再生,惟長期如此會引起肝臟組織纖維化,甚至隨著時間發展成肝硬化。乙型肝炎至今尚未能根治,丙型肝炎則可透過藥物治療將病毒完全清除,避免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至於不少都市人患有的脂肪肝,其引起肝癌的機會不高,但仍有可能導致肝臟發炎而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故絕不能掉以輕心。

簡而準的嶄新驗血方法

雖說早期肝癌缺乏病徵,但仍可透過驗血檢測出來。假如血液中的甲胎蛋白超過400、本身是乙型肝炎帶菌者,或從影像掃描中發現腫瘤等,毋須進行組織活檢已能確定是肝癌。其他情況則須透過影像,包括超聲波、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及肝血管造影等配合組織活檢的結果才可確診。

近年,一種嶄新的LIVERFASt™血液檢測方法可作為確診肝癌的工具之一,從血液中的十種度數配合患者的性別、身高、體重和年齡來得出一個系數,讓醫生了解患者肝臟的纖維化、脂肪肝及發炎程度。有研究將LIVERFASt™與活檢作比較,結果顯示兩者有很高的對應。LIVERFASt™十分適合普通身體檢查,只需抽血已可概括得知患上肝癌的可能性,若發現有可疑,才作進一步檢查。而單單使用超音波掃描肝臟,會有機會出現漏網之魚,如果能夠配合LIVERFASt™的檢測指數則較為理想,因為醫生可根據指數在相關範圍內作出更仔細的檢查,特別是肝硬化,若沒有相對的指數,單靠超音波影像是很難作出判斷的。

多重治療方法治肝癌

承上文,肝癌治療的困難之處是大部分患者在確診之時病情已屆晚期,如果能夠利用手術切除,患者或有接近九成的一年存活期。若因腫瘤太大不適宜進行手術,在癌細胞尚未擴散的情況下,國際建議是進行肝臟移植,惟香港的活肝與屍肝供應不足,成功獲得肝臟移植的比例不高。幸而,現時有局部治療如Y90體內放射和經動脈栓塞化療等,即使不幸癌細胞已經擴散或不適合接受局部治療的患者,也有幾種療效相當理想的標靶藥可使用,患者的存活期得以延長。有研究發現,已出現擴散的肝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療或有助長期控制病情;另有研究指出,如在手術前使用CTLA-4和 PD-1結合的雙免疫治療,能增加手術完全切除腫瘤的機會。

防癌有法

要預防肝癌,建議非肝炎帶菌者每年接受一次檢查,若本身患有肝炎或肝硬化, 則應該增加檢查的頻密度。此外,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至關重要,宜持之以恆地保持適量運動,肥胖者應減重,糖尿病患者須控制血糖;飲食方面應避免攝取過量酒精,切勿進食發霉的食物,建議多進食含茄紅素和omega-3的食物,有助減低患癌風險。

與癌並存的分享

肝癌病人:
Michael 周國啟先生

Michael 周國啟先生現年68歲的周國啟先生(Michael)在2010年確診肝癌,肝臟有三顆腫瘤,當時他選擇利用微創消融術來消除腫瘤,沒想到術後短短兩年便復發。這次周先生選擇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但腫瘤在兩年後再一次死灰復燃,他無奈再捱一刀將腫瘤切除。接著,腫瘤竟每年復發,而醫生告訴他開刀的極限只有四次,故他決定以經皮消融的方法來對付腫瘤,惟此法只限於不超過3厘米的腫瘤。有見及此,周先生每隔三個月進行一次磁力共振,一發現腫瘤便馬上進行經皮消融術治療。豁達的他笑說:「一發現腫瘤便立刻做消融手術,不給它變大和肆虐的機會。如是者我已做了七次消融手術,所以你眼前的我仍然這麼健康。」同時,他又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天步行三小時,日落後不進食,晚上十時前就寢。他的自律生活讓他的病情有所逆轉,在最近做的肝臟測試指數也見好轉,且不見腫瘤的蹤影。儘管醫生表明他日後仍有很高的復發機會,甚至出現轉移,但如周先生所言:「至少我現在仍精神奕奕,暫時不用面對換肝的風險。與病魔交手,不能被它張牙舞爪嚇怕,保持良好的心態十分重要。人生本是一趟苦樂參半的旅程,要懂得留心並欣賞身邊美麗的事物,常存感恩的心。由確診至今,我就是這樣走過來。我已經68歲了,但願身體能多支持十年,便於願足矣!」

Michael 周國啟先生治療

能像周先生這樣帶病生存十一年的肝癌病人為數不多,但從他的例子可見,患上肝癌不等於絕路,最重要是積極面對治療,決心改變生活習慣,帶病延年絕非天方夜譚。

聽見周先生的分享,彷彿聽到這首歌在耳邊響起:

路縱崎嶇亦不怕受磨練
願一生中苦痛快樂也體驗
愉快悲哀在身邊轉又轉
風中賞雪 霧裡賞花 快樂迴旋
無用計較 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
還願確信 美景良辰在腳邊……

張寬耀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外科

識飲識食防腸癌 – 潘冬松醫生

人體細胞每天都在自動更新,此乃正常的新陳代謝,惟當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異常變化,便有機會形成癌症。與其他細胞一樣,腸胃細胞會不斷分裂,且 生長速度較快,故在細胞更新的過程中更容易出現異常,因而形成大腸癌。

高風險一族應定期檢查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和遺傳基因等。部分大腸癌患者由於帶有具遺傳性/

的異常基因,故大腸黏膜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異常,他們患上大腸癌的機會較高,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患者等。由於這些因素都是後天無法改變的,故高風險人士更應多留意身體狀況和進行定期檢查,包括大腸鏡檢查和大便隱血測試,務求及早發現病變。

大腸癌同時也可以由後天因素誘發, 例如慢性腸炎。當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腸道細胞不斷受到刺激,發炎的細胞在頻繁的更新過程中,演變成腸癌的機率亦隨之升高。

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大腸癌亦是一種與飲食習慣高度相關的癌症。在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中,不少食物都有機會是致癌禍首,這也是大腸癌發病個案愈來愈多的原因之一。舉例說, 紅肉雖然營養價值豐富,但卻被列為「二級致癌物」,若進食過量可使患上大腸癌的機率大幅上升達三成。紅肉含有豐富的血紅素,若攝入過多血紅素內的鐵質,便會對細胞會造成氧化傷害,損及細胞內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當DNA受損,製造新細胞的過程中便更大機會出錯,形成癌症的風險也會升高。另一方面,食物經高溫處理後會釋放致癌物質,故煎炸和燒烤食品是少吃為妙。而煙肉、香腸、火腿、鹹魚和腐乳等加工食物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它們進入身體後,這些化學物質便會破壞體內的細胞與蛋白質,令身體失去控制細胞正常增生的功能,進食過量亦會增加患癌風險;其中煙肉和香腸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部分食品內的人造色素亦有致癌成分,消費者應加倍留神,盡量減少攝取致癌物質。

至於理想的食物選擇包括含豐富纖維的蔬菜和水果。蔬果含不同的營養素,其中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和維生素E都具有抗氧化功能,避免損害蛋白質、令DNA出現異常的氧化過程,因而有預防癌症的功效。

大腸癌常見謬誤

不少人認為攝取過多糖分是癌症的誘因之一,事實上並無證據表明糖份會直接導致癌症。話雖如此,過量攝取糖分仍是無益,因為糖分會被身體轉化成卡路里、再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引致肥胖問題,而肥胖正是患癌的風險因素之一,故過量攝取糖分或會間接地增加患癌風險。

近年有禁食可預防或治療癌症一說,並實也是謬誤一樁。此看法的支持者認為癌細胞的生長需要營養支持,故斷絕癌細胞的營養供給可達至「餓死」癌細胞的效果。誠然,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必要元素,禁食不但不能阻止癌細胞生長,反而會使人消瘦和變得虛弱。相反,攝取充足的營養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力,製造抑制癌症的細胞,有助患者在手術後加快恢復,從而有助抵禦癌症。

結語

預防癌症需由基本做起:攝取充分營養、保持運動的習慣和充足的睡眠、控制情緒和壓力,以及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這些雖是老生常談,卻是最為要緊之事。

潘冬松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抗癌之役勿忌口 營養均衡需講究 – 梁廣泉醫生

男性荷爾蒙乃前列腺癌的其中一個誘因。不少患者為了控制荷爾蒙水平,對日常飲食諸多忌諱,受情緒影響而失去食慾的更不在少數。事實上,日常飲食與前列腺癌發病無關,亦不會對病情造成影響。相反,患者在漫長的抗癌過程中,更該在生活中吃得更豐富,攝取更多營養之餘,自然亦讓人放寬心情、更有對抗癌症的動力。那麼,患者在治療期間該如何妥善安排三餐呢?

營養是資本

任何疾病都難免為患者帶來身心變化,連帶患者的食慾及飲食習慣也大多會受到影響。可病情本身未必會大程度減低患者的胃口,問題大多源自患者內心,覺得自己身患絕症,即便努力加餐也無補於事。其實,患者是否攝取足夠營養,大大影響著治療成效。若患者身體過於虛弱,他們也許根本無法接受手術、化療或電療,治療後也可能較難復原,甚至提升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胡亂忌口得不償失

另外,不少患者認為前列腺癌是男性荷爾蒙紊亂所致,因而避免進食一些據坊間指含高荷爾蒙或激素的食物,如雞肉、雞蛋和豆類,其實科學上兩者並無直接關係,因此而避吃這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只會阻礙營養攝取,得不償失。

部分患者縱然心態積極,食慾或消化功能卻難免受到藥物或放射治療的影響,出現胃口下降及嘔吐等副作用。此時,患者必須堅持攝取足夠營養,惟須稍微改變進食策略,例如少食多餐、均衡飲食等,尤其應多攝取具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如含有優質蛋白質及豐富奧米加-3的深海魚類等。

維持體魄方能制勝

作為醫者,最希望能見患者在抗癌期間保持理想體重,盡量避免出現體重急降的情況——抗癌如同一場戰事,士兵最少也應有氣有力。如真的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的問題,醫生或會按情況處方補充品,以彌補營養流失,尤其是前列腺癌患者大多年事已高,吞嚥及咀嚼能力相對較差,故會在他們的治療及飲食上作出相應調整。患者及其家人在需要時可與醫生商討,將患者轉介至註冊營養師跟進,透過餐單設計及改善飲食,讓體重回復正常。

多管齊下

此外,如上文所述,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年齡較大,常同時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和腎病等長期疾病,個案更為複雜。因此,他們在抗癌期間或有需要進行跨專科會診,一方面避免不同治療措施相沖,另一方面他們在飲食上也各有宜忌。例如若患者本身患有腎病、需透過營養補充劑額外攝取蛋白質,便須考慮會否加重腎臟負擔,影響癌症治療的成效。故這些案例都需要由不同的專科醫生相洽,再配合營養師的建議,才能為患者製訂合適的治療及飲食方案。

治療與康復期間飲食須知

  • 留意體重,避免體重急降或過重
  • 少食多餐代替每日三餐
  • 多吃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 多吃含豐富奧米加-3的魚類
  • 少吃紅肉及加工肉類
  • 少吃動物性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 適量運動增加營養攝取
  • 毋須刻意戒口及進補
  • 如遇飲食困難,諮詢註冊營養師設計飲食餐單
  • 諮詢主診醫生,按身體狀況使用營養補充品

梁廣泉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

分類
兒科 專題報導

小兒「詐肚痛」? 或暗藏闌尾炎危機 – 王珮瑤醫生

最近,朋友的孩子腹痛,初時以為是腸胃炎,故家長只讓他服用了普通藥物。豈料,小孩的病情不見起色,直至疼痛難忍才入院檢查,此時發現他闌尾發炎情況已很嚴重,更引致腹膜炎,腹內積聚膿水,必須立即做手術切除。因此一些看似普通的不適症狀,或隱藏著更嚴重的病症,不可小覷!如友人這類情況,當孩子感到腹痛,家長需留意什麼? 又該在何時帶他們求醫呢?

盲腸炎正式的學名是「闌尾炎」,是常見的兒童外科急症。闌尾又稱盲腸,即是大腸起端,一條沒有功能的細長管道。當有糞便或其他原因阻塞管道,就可能引致急性闌尾發炎。

孩童不擅長表達,往往令家長掉以輕心,誤以為腹痛不適是進食不潔食物所引起,加上早期急性闌尾炎的病徵與急性腸胃炎相似,同樣有發燒、腹痛及腹瀉等症狀,故兒童闌尾炎確實較難診斷,到確診時闌尾發炎的病情,可能已發展到嚴重程度,必須緊急動手術切除,以控制炎症。一般闌尾炎切除手術都會先嘗試進行微創腹腔鏡手術,若有其他因素增加了手術的風險,才會轉做傳統手術。

孩子腹痛時,家長要了解他們究竟是突然很痛,或者是時痛時不痛一段時間,這些都是影響診斷的關鍵。若小朋友能夠表達,可以嘗試詢問他們腹痛的位置和痛楚情況,去評估是否與進食或某些動作有關係,亦可以讓他們由一分至十分為痛楚評級,從而估計痛楚的嚴重程度或惡化情況,家長亦需同時留意孩子是否有其他病徵。若孩子年紀太小、不懂得表達,卻忽然腹部劇痛或發燒,甚至伴隨嘔吐、無法進食、腹瀉和大便帶血等等,便需立刻前往急症室或者尋找小兒外科醫生就診。

許多家長會問;兒童接受全身麻醉風險會更高嗎?除了闌尾炎可以以微創手術治療,還有什麼情況能選用微創手術?

其實,兒童接受手術時,一般都不能固定身體,甚至大喊掙扎,所以大部份手術都需要全身麻醉,令手術得以順利進行。現今的兒童麻醉技術和藥物已經很安全,更有兒童監控儀器作輔助。暫無研究理據証明,全身麻醉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會有顯著的負面影響。所以,如果孩子確實需要手術治療,尤其是有急症或意外的時候,家長不應擔心各種潛在風險而諱疾忌醫,拖延甚至拒絕進行手術。當然,若非急切需要接受手術,我亦會建議家長待孩子成長,身體機能較為成熟時才安排。

微創手術的宗旨在於施行手術時盡量縮小傷口面積,達至減少創傷、術後痛楚及感染風險,好讓患者盡快康復,重拾正常生活。現今兒童微創手術應用廣泛,涉及腸胃、肝膽、泌尿系統、卵巢等。就我的經驗來說,除了急性闌尾炎,另一個常見的微創手術就是修補兒童的腹股溝疝氣、即小腸氣。手術後可以即日出院,小切口亦無需拆線,術後幾乎無需擔心切口會留有疤痕,一次性治癒的成功機會非常高。

我認為「微創」手術對於兒童患者及其家人應有更深層的意義,「微創」的理念不單止局限在手術治療過程,術後傷口的大小等範疇,更應該應用到整個診療過程,包括由諮詢診斷、手術治療以至術後復健,在透過觀察病童、教育家長、提升手術的準確性及術後適當的傷口護理和復健方案,方能令到家長及病童身心都得到適當的照顧,達到真正的「微創」效果。

王珮瑤醫生
小兒外科專科醫生

報導轉載︰生活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