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癌症怎麼樣才算治癒:看兩個方面

在臨床上,幾乎每位患者都會問醫生「我這個病還能治好嗎?」我在應診時也經常被問及這個問題。對於腫瘤患者而言,「治癒」這個詞是他們得病以來最期盼會發生的事。作為醫生,「治癒」具有特定的解釋,本文會探討「癌症治癒」的定義。

關於癌症治癒,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

對於患者及家屬所理解的「癌症治癒」,指的是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完全消失,身體恢復到患病前的健康狀態,而且腫瘤細胞永遠不會復發,患者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而從醫生的角度出發,一般不會輕易使用「治癒」這個詞,因為目前的醫療技術還未達到患者理解的治癒標準——以後可能會有技術達到,但目前尚未達標。如果醫生跟患者說「治癒」,難免會造成理解偏差,引致不必要的誤會,所以臨床上都是用五年生存率、十年生存率代替「治癒」一詞。

相比十年生存率,用得較多的是五年生存率。那麼,為什麼臨床上常用五年生存率的標準代替治癒呢?這就涉及大家聞之色變的事情——復發:

一般來說,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的首三年,是腫瘤轉移復發的高峰期。考慮到個體差異性,三年這個標準不能定得太死,時間便延長到五年。如果在治療的五年內都沒有復發,;便會大大降低之後復發的機會率。當腫瘤患者同時符合五年之內不復發、症狀減輕或消失、恢復正常生活品質三個標準時,醫學上便認定是「臨床治癒」。

這就是為什麼醫生在臨床上說「五年生存率」而不說「治癒」的原因。

而五年生存率這個過程還是有點漫長的,在這五年的時間內,我們要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復發或「治癒」呢?

一、複查

複查除了檢查腫瘤病灶情況,還要看一些實驗室指標。

腫瘤病灶主要看它有沒有消失或增大、消失或增大的比例是多少、持續了多長時間,這些都需要靠檢查才能得出數據;

而實驗室指標主要看腫瘤標誌物(又名腫瘤因子)的水準,這個指標要以動態觀察,不能單看一次腫瘤因子水平,要連成一個動態圖表,便於病情觀察。因此,筆者鼓勵患者或患者家屬將把每次同種指標的數值列出來製成線表,方便觀察。

二、自檢

除了檢查手段,患者最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一些患者的主觀感受也能作為評估指標,例如是否有體重下降、是否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症狀是否減輕等。

另外,就算達到了臨床治癒,患者也不能放棄複查,要遵醫囑進行複查,杜絕腫瘤一絲復發的機會。

田耕教授
腫瘤主任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

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忍出來的癌:癌症的警告要留心

現在大家都是談癌色變,但是癌症是突然出現的嗎?不是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進程。癌症的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

「癌前病變一定會發展成為癌嗎?」

「癌前病變有可能發展成為癌,但是它不是癌症早期,癌前病變與癌症,就好比雞蛋與小雞的關係,癌前病變要想發展成癌,是需要達到一定條件的,如果癌症能在癌前病變時就能及時處理治療,是可以將癌症扼殺於搖籃之中的。」

癌前病變可能是你以為的「小毛病」,千萬別以為忍忍就沒事。
癌前病變,這條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你一定要防住了!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

近年來,罹患胃病的人越來越多,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癌變風險比較高。胃鏡檢查時,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

如果胃部經常會腫脹,有痛楚,而且還有食欲不振等表現,就要高度懷疑是患上慢性萎縮性胃炎了。

如何防住?
慢性萎縮性胃炎通過胃鏡及黏膜活檢可以確診,只要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
• 建議淺表性胃炎每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慢性萎縮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鏡,並積極治療。
• 檢測幽門螺桿菌,視情況進行規範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腺瘤性息肉→腸癌

腸息肉有很多類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比較高。而且,95%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一般從息肉到癌變,平均要5-15年。

如何防住?

一旦發現息肉,便通過腸鏡把息肉切掉,能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生。

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五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每年1次肛門指檢。千萬別因為羞恥就放棄肛門指檢,肛門指檢能發現50%-70%的直腸癌。

肺結節→肺癌

肺癌是我國以及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有一些肺結節可能就是肺癌的早期病變,特別是那種「磨玻璃」樣的肺結節。如果結節在短期內逐漸長大,就要高度警惕了。

如何防住?

若發現高危肺結節,應該盡早集行手術切除!
• 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 吸煙者肺癌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10倍,而戒煙可明顯降低肺癌發生率。
• 防室內微小環境空氣污染,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 烹飪盡量減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開窗戶、開抽油煙機,炒菜後抽油煙機要再開5-10分鐘。

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長在手掌、足蹠、外陰部等易摩擦部位,與其他痣相比癌變可能性高,惡性黑色素瘤的五年生存率不超過5%。

如何防住?

• 去皮膚科手術切除「高危痣」。

• 避免摩擦和刺激任何的痣,特別不能摳破痣。

雖然,萎縮性胃炎、腸息肉、肺結節、交界瘤等情況可能與癌症相關,但是它們要發展成為癌症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不必驚慌。但是一旦發現也要引起重視,聽從醫囑,積極治療。

田耕教授
腫瘤主任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