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專題報導 臨床腫瘤科

他以為的中年發福 原來遠不止這麼簡單

莫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層,平常難免有不少飯局應酬。這半年他發現自己肚子比之前稍為變大,但胃口沒有以前好,有時還會有脹痛。他心想可能是大家所說的「中年發福」,而且年尾應酬多,有機會吃傷腸胃,相信只要休息一段時間就會沒事。

最近1個月,他發現肚子好像大得更明顯,摸起來脹鼓鼓,脹痛感一直沒有緩解。家人建議莫先生去醫院做個檢查,他認為是小題大做了,而且工作繁忙,無法安排時間。

有一天晚上他和客戶吃飯,飲酒後突然覺得肚子痛得難受,旁人立馬把他送去醫院急診科。做完一系列的檢查,莫先生的家人也趕到醫院。急診科醫生跟莫先生家人解釋病情,肚子脹痛,胃口轉差,抽血顯示莫先生患有乙型肝炎,肝功能異常升高,醫學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肝臟有占位、腹水,很有可能患有肝癌,建議莫先生住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家人一臉憂愁,雖聽說過肝癌,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

肝癌是怎麼發生的呢?它是由於各種因素剌激肝臟細胞或膽管細胞的惡性增生所致。根據細胞來源,主要分為以下三種:肝細胞性肝癌(HCC,約85-90%),膽管細胞性肝癌(ICC,約5%),混合細胞性肝癌(約5%)。通常情況下患有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蟲病等疾病、長期大量飲酒(酒精性肝硬化),或食用黃麴黴素污染的食物(如黴變花生),或食醃制熏烤食物,以及過度肥胖的人都有潛在的肝癌風險。在我國,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乙型肝炎感染難以察覺,除非主動體檢該項目,大多數患者都因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後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自己原來患有乙肝。從乙肝到肝癌需要經歷較長過程,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臟病變的「三部曲」。正如上述莫先生的個案,其實早已患有乙肝,再加上平日沒有注重身體保養,經常過度勞累、熬夜、煙酒不斷,最後引致為肝癌。

那麼肝癌有哪些症狀呢?很遺憾很多肝癌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可能是輕微的乏力感、胃口欠佳、體重輕度減輕,很容易被忽視。等到了肝癌的中期、晚期,身體不適的表現會比早期明顯。常見的表現有上腹部的隱痛感、脹痛感,也可出現右側腰背部位置的疼痛,活動或暴飲暴食、飲酒等可以誘發或者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另外還有腹部脹滿、雙下肢浮腫、皮膚發黃等症狀。如果有上述症狀及時到醫院檢查可能發現甲種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簡稱AFP)升高、或有糖鏈抗原-199、癌胚抗原升高。再進行腹部醫學超音波檢查、CT、磁共振MRI等檢查發現有腫塊,那就可能是肝癌了。那麽肝癌能不能在早期發現?當然可以,對於上面所說的高風險的人群,每半年至1年進行定期的甲種胎兒蛋白和醫學超音波檢查、CT、磁共振MRI等檢查,有可能發現較早期的肝癌。

過去認為肝癌是癌中之王,其實隨着醫療技術發展,治療肝癌的方法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有效,所以不少肝癌患者經積極治療後都能獲得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延長生存期。

外科手術是治療早期肝癌的首選方法。如果腫塊較少量和細小也可以通過消融(微波消融、射頻消融、冷凍消融等)治療達到根治效果,對於中、晚期肝癌可以通過介入治療注射碘油、載藥微球,甚至載藥放射微粒,對於不同的部位還可能進行放射治療或粒子植入治療,比較晚期的可以進行靶向治療,化療,免疫治療,中醫藥等綜合治療也有獲得比較長的存活時間,甚至可以把肝癌作為慢性病來治療和管理。

前面講到的莫先生,發現時肝內腫塊直徑達到10公分了,而且有了腹水了,好在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其它檢查都屬可接受範圍,醫生根據他的病情先採取介入治療,並精准向腫瘤部位注射載藥微球,此後複查,根據情況再用消融治療解決殘存的腫瘤,接下來再給予靶向治療控制腫瘤復發。經過這些綜合治療後,莫先生現在情況很好,腫瘤已基本消除了,又恢復正常工作了。但肝癌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經過規範治療後,仍叮囑他需要定期隨訪,其目的是及時地發現復發或者轉移的病灶,從而儘早地進行干預。

吳意紅教授
腫瘤科主任醫師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醫生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