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專題報導

兩地醫療紀錄未互通

促盡快落實信息融合

雖各方正積極推動兩地醫療融合,但在政策和實際執行上面對不少挑戰。現時「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簡稱「醫健通」)未能與內地醫療機構互通,不少港人在內地求醫時,當地醫生未能清楚其過往病歷,或港人在內地所做的身體檢查報告未能上傳到醫健通內,對推動基層醫療發展及支援香港市民於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安老,以減輕公營醫療系統服務壓力等目標,均受到局限。

早前,華人專科醫生協會總幹事周國啟與立法議員陳凱欣會面,反映病患希望進一步加快推動醫健通跨境互通,減少在兩地求醫時因病歷不全而造成的不便。陳凱欣承諾向有關當局反映現況,並定期檢視執行進度。她於本年7月12日立法會議中向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提出,建議當局積極考慮進一步落實電子病歷記錄的跨境使用,並要求落實有關工作制訂時間表。

盧寵茂表示,今年內將進一步優化醫健通系統,正研究讓市民把其非本地醫療紀錄資料上載到醫健通,即他們可上傳非香港範圍做的一些醫療檢查或治療資料到本地的醫健通內,以供本地醫護專業人員參考。而病人的健康記錄涉及病人的權利、私隱及數據安全等,當局要進一步考量本港與內地在系統技術、私隱保障、數據安全,並檢討《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條例》(第625章)是否需要修訂,以便跨境醫療記錄的轉移安排及使用可以提供一個合適的法律框架,從而促進大灣區內醫療體系的信息融合。

陳凱欣建議,如涉及病人的權利、私穩等問題可要求市民簽署健康記錄互通同意書,同意內地醫療機構閱覽個人病歷,政府可參考過去向港大深圳醫院提供病人醫療紀錄的實踐經驗,加強跨境醫療紀錄標準化,進一步將電子病歷互通擴展到其他灣區城市,方便兩地居民獲得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 陳凱欣積極推動醫務衛生局盡 快落實電子病歷記錄的跨境使 用,方便兩地居民獲得更準確的 診斷和治療。
冀港人灣區覆診恆常化

周國啟是一名肝癌病人,至今已踏入抗癌的第十三年。周國啟不時會回廣東省養老,享受退休生活,但為了控制肝癌病情,要定期回港覆診和檢查,令他感到非常不便。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截至2022年年中,約有53萬名香港居民通常逗留在廣東省,當中有17%(約8.9萬人)為65歲或以上人士。周國啟指出,若8.9萬名65歲或以上人士每年需定期回港覆診3次,一年已達26.7萬次的公立醫院使用量。只要特區政府更積極和粤港澳大灣區內三甲醫院合作,達成病例互通、共同監察,鼓勵定居內地長者在灣區內覆診,一方面減少長者舟車勞動之苦,另一方面能節省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和使用量,更有效分配醫療資源,紓緩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

周國啟作為病人,對兩地醫療融合議題特別關心,他經常參加大灣區內的醫療交流活動,希望日後以自己和組織的力量讓大眾了解病患的需要,進一步加強灣區對香港病人的醫療支援。

原文參考 ︰大公文匯 2023年8月8日 A21特刊